工控網首頁
>

新聞中心

>

人物專訪

>

“自底而上,創領行業數字化未來”訪巴魯夫亞太區副總裁兼大中華區總經理薩拓思先生

“自底而上,創領行業數字化未來”訪巴魯夫亞太區副總裁兼大中華區總經理薩拓思先生

1.jpg


巴魯夫是一家極具創新性又非常具有實踐精神的品牌企業。這一點,無論是從技術的創新、行業的深耕聚焦,還是打破自身組織結構藩籬的勇氣,都給筆者留下了極其深刻的印象。


Thomas Sattes先生,巴魯夫亞太區副總裁兼大中華區總經理,似乎也烙印著這一企業精神,創新又富有實干精神。


01自底而上,其形如龍

作為全球傳感器、工業識別和工業網絡解決方案的領先提供商,巴魯夫(Balluff)這一德國家族式企業歷經四代,如今已經不僅僅是傳感器技術的領先者,借助數字化的雙向通訊技術,巴魯夫已經自底而上,向下打通了現場通信的“最后一公里”,向上則通過與控制層的連接打開了物聯網數據分析和工業4.0的大門。


作為一種雙向通訊接口技術,IO-Link技術打開了傳感器層向上集成的自由通道,其主要優勢在于,統一的應用接口和通用協議,方便獨立于控制器網絡協議的設備設計,快速、零誤差的傳感器更換和快速調試,自動調整,持續地接收整個生產過程的診斷信息,能夠延長維修的間隔時間,減低系統和設備的維護頻次。


即使是潛在錯誤現在也可能被識別出來……。


可以認為,作為一個開放的標準,IO-Link這一兼容IO系統和現場設備之間的點對點通信技術,讓設備可以集成到幾乎任何現場總線或自動化系統中。


巴魯夫正在將IO-Link作為自己創新自動化的主攻方向之一,一系列創新產品的開發都圍繞著這一技術展開,無論是具備IO-Link接口的壓力傳感器、光電傳感器、電感式傳感器、線性傳感器等,還是新推出的集成自動化技術與安全技術的IO-Link主站模塊,以及BVS SC智能相機產品,無不支持這一連接技術。


2018年,BVS SC智能相機的重磅推出是巴魯夫進軍機器視覺市場的標志性事件之一。BVS SC智能相機正好支持包括IO-Link、千兆以太網、ProfiNet、Ether-Net/IP等在內的多種連接技術,主要幫助讓生產過程中的缺陷檢測變得容易并且保證檢測對象的質量控制。無論是監控物體位置、大小、方向還是距離,以及檢測完整度,數據追溯或是質量檢查,BVS SC系列智能相機都能夠靈活連接和應用于各個控制系統環境?!斑@款相機的一大優勢就在于它的軟件處理是比較簡單的,能夠一鍵操控,迅速接入網絡進行自行配置?!?/p>


2.jpg


“它可以檢測機器碼,文本或者序列號并且協助機器人定位”,Thomas Sattes說道,“這是一套易于配置的機器視覺相機系列,后續還會為視覺系統等更高要求的應用提供更全面的工業相機解決方案。”


為此,巴魯夫在上海甚至新建了一個視覺實驗室,一方面為整個中國區域提供視覺解決方案,同時集中培訓相關的銷售及服務人員。


巴魯夫的觸覺甚至借助IO-LINK延伸到了軟件層。因為巴魯夫看到,越來越多因為工業物聯網產生的定制化需求。Thomas Sattes認為,”工業物聯網意味著IT與OT的融合。2018年,我們注重對軟件公司的收購,加上巴魯夫的支持OPC UA的智能連接網關,可以幫助客戶實現數據可視化及分析,并打通IT與OT層?!?/p>


02深扎行業,其勢如虎


自動化技術的價值最終體現在各個垂直行業的創新應用和場景實現上。對于像巴魯夫這樣一家通用傳感器產品提供者來說,深扎行業意味著更多的定制化創新方案和產品組合,更意味著革新自身組織架構,打破習之為常的分銷商渠道模式,讓每個員工重新定位到行業業務的“舞臺”上來。這種組織架構和管理模式創新,反而是更加具有挑戰性的。


Thomas Sattes對此早已有了深刻的認識與充分的準備。


行業化帶來的是更多定制化需求。對此Thomas Sattes堅信的二八法則在于,80%的產品組合基本上能夠滿足不同行業跟應用的自動化需求,而剩下的20%的產品組合可能就需要進行定制化,以滿足行業客戶在特定應用上的需求,譬如滿足食品飲料行業衛生級要求的高防護等級可沖洗型傳感器。“行業化帶來的20%才是對我們銷售額增長的關鍵所在。只有通過這20%的需求滿足,我們才能為用戶帶來不同的體驗,也為我們帶來附加值“,Thomas Sattes表示。


2018年,巴魯夫甚至決定在全球6大國家區域將整個組織架構調整為以行業為焦點展開,聚焦包裝及食品飲料、工程及機械設備、移動性行業等3大垂直行業,并同時在每一行業組建3個新的團隊:針對終端用戶的售后服務團隊、大客戶管理團隊以及業務開發團隊。


“巴魯夫不僅是希望能夠提供創新的零部件,同時也希望對于這些行業能夠提供優秀的解決方案以及開發針對行業的一些產品和提供相應的客戶服務。這樣的調整讓巴魯夫更加貼近用戶,充分了解用戶需求,使研發更具有針對性且更快速”,Thomas Sattes認為。


如今的市場正在優勝劣汰,大浪淘沙。全球經濟增長的乏力,中國對粗放型制造業投資的管控,貿易戰的開啟,巴魯夫仍然堅持樂觀的應對態度。盡管傳統汽車制造業有所下滑,但汽車設備的升級換代和新能源汽車的崛起,給巴魯夫基于IO-LINK的工業物聯網業務帶來了眾多契機。在可再生能源方面,“中國政府計劃到2030年可再生能源份額達到35%,為太陽能和風電設備市場帶來了機遇”。至于食品飲料行業,食品安全是一個越來越重要的民生問題,而巴魯夫所擅長的,正是解決食品安全中最為基礎的生產過程數據采集、檢測、追蹤追溯和通信集成的問題,也是當前食品生產商相對重要和急需解決的問題。


基于創新的技術和產品,重構創新的組織模式,自底而上以創新的勇氣引領行業的數字化未來,這就是Thomas Sattes率領下的巴魯夫中國,也是更多中國制造業企業應該同樣樹立的一道愿景。


文章內容來自《新亞洲控制工程》微信公眾號


投訴建議

提交

查看更多評論
其他資訊

查看更多

Live Studio | 巴魯夫IIOT方案助力數字化升級

一點不含糊!且看巴魯夫如何輕松搞定汽車焊裝的定位檢測

“易”式對話巴魯夫 | BES電感式傳感器

應用案例 | 原來,“木牛流馬”真的存在!

應用案例 | 自動化設備“化繁為簡”的奧秘,盡在巴魯夫“IO-LINK”組合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