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爾磁:如何能順利通關機器的安全評審?
隨著用戶對機械的安全需求越來越高,安全評審成為用戶確認機器是否滿足安全要求的重要步驟。然而對于機械制造商尤其是國內的一些制造商來說,走到這個步驟時卻常常受阻。這不僅影響了用戶對制造商的信任,還可能帶來潛在的法律和經濟風險甚至危及人員安全。
想要順利通關機器的安全評審,就得了解安全評審受阻的主要原因。
安全評審受阻的表層原因
一般來說,機器的安全評審受阻無非是以下的三方面原因:
1.安全資料質量欠佳
不少制造商對機器的各類圖紙、說明書等安全資料缺乏質量要求。例如圖紙中的安全信息模糊不清、晦澀難懂,同一對象在不同資料中不一致等。更有甚者,由于缺乏安全文件屬于評審重要依據的意識導致無法提供相關資料。資料的不足或缺失直接導致了無法對機器的安全設計進行有效評估,使用機器時也難以準確執行安全使用規范,增加了事故發生的風險。
2.設計流程不規范
在研發制造機器的過程中需要遵循風險評估標準中規定的流程,一些制造商直到整機制造臨近完畢甚至到調試階段才開始考慮安全設計的問題。這種“亡羊補牢”的方式通常只能采取“打了折扣”的安全措施,導致機器的安全防護“前天不足”,無法完整地滿足用戶需求。
3.項目時間規劃不合理
在設定項目節點時未給設計制造團隊預留足夠的時間進行安全優化,使得機器在安全性上存在缺陷。
透過現象看本質
其實,仔細分析,表層原因的種種,歸根結底還是人員和管理的問題。
如果在項目前期,相關人員就能夠深入了解客戶的安全需求;
如果設計制造人員能夠擁有扎實的安全理論基礎,除了關注機器的性能、效率等經濟因素,還能夠對機器適用的安全法規和標準了如指掌;
如果管理人員在安排項目進度時,能夠充分考慮安全改善所需的時間,不斷優化產品的安全性;
如果團隊能夠建立起合適的傳承機制,不斷積累安全評審的經驗
那通過機器的安全評審自然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作為制造商,合規的安全設計與制造不僅是法律責任,更是產品競爭力的體現。通過系統性優化設計制造流程、加強人員能力建設,提升團隊安全水平并合理規劃資源,才能夠有效滿足用戶的安全需求順利通過安全評審,實現用戶與制造商的雙贏。

提交
皮爾磁:安全與可持續發展雙軌并行
皮爾磁助力W.E.B打造智能充電站
皮爾磁:當安全門監控和權限管理合二為一
皮爾磁:可持續轉型:從生產效能到綠色價值鏈的必然跨越
皮爾磁:沒有信息安全,何談機械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