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外閥門的差距在哪:市場/PLM?
“我們就是多花幾倍的錢,也要買進口閥門,國產閥門是便宜,可壽命差著十幾倍、幾十倍,到頭來花的更多。”
這樣的言論、觀點,是很多高端閥門采購商的共識。
國內的閥門行業喊了十年的國產替代、打通海外市場,可是即便對行業的前5%的企業,國內外的閥門,在質量和參數上,差距也只是略微縮小,并遠沒有消失。
僅從數據上來看,我國的閥門出口量遠高于進口。但是,我國進口閥門多為應用在高溫高壓和關鍵裝置上的高技術、高性能閥門,而出口的閥門多為低技術閥門,附加值相差很懸殊。
國產閥門與進口閥門的差距,主要源于材料/工藝、設備、管理三方面。
1.材料、工藝差距
閥門包含很多個關鍵件,但無論是彈簧、膜片,還是密封圈、墊片,都與國外產品仍有距離。
國外的閥門產品可以從多種配件里選擇,而國內的閥門的選擇很少,很難匹配不同需求。
大部分閥門在設計上并不算太復雜,國內外閥門的關鍵差距,就在于特種材料、制造工藝的應用。
2.設備差距
材料和工藝的差距,部分源于制造設備的差距。
大型模鍛件、高壓鑄造件、碳化鎢成型件等零部件,都需要使用對應標準的鍛錘、壓力機、水壓機等設備來制造,這對于國內大部分閥門企業來說,都過于“奢華”了。
實驗設備的差距,也制約了高參數閥門的研產。國外閥門生產廠家的試驗室裝置十分完備,試驗室往往可以完成CV/KV試驗、FL試驗、Cg試驗、XT試驗、動態扭矩試驗、動態拉力試驗、循環壽命試驗等等,并且可以對動態數據進行實時采集和存儲。
而國內企業能用到的,一般也就是水/氣壓力測試設備,部分閥門廠甚至連試驗室、測試室都沒有,無法對閥門的流量系數等特性進行標定。
3.檔案管理差距
閥門行業的圖紙等檔案繁多,對有一定規模的企業來說,管理能力往往限制了企業的研發速度、市場響應速度、生產差錯率。
國外的閥門企業往往會建立多層級的數據庫,對使用單位、使用工況及位號、出廠日期、開車日期、維修記錄、備品備件更換情況等完整的檔案進行細致的管理。
國內部分閥門企業也在迅速推進數字化管理進程,例如今年的溫州國際泵閥展上,8家企業簽署了智橙PLM的采購協議,實現對產品從cad作圖到投入生產前的全流程的精準管理、高效協同,并能讓企業銷售人員可以在任何場景下快速選配、10分鐘出小樣圖,在“以銷定產”的大趨勢下贏得發展先機。
云PLM軟件相對于傳統PLM/PDM軟件來說,成本(尤其是前期成本)會低很多,如果企業有5人以上的研發團隊,軟件的成本就會明s顯低于因為研發提效而節省的人力成本。
4.其他差距 比如國內外的閥門在制造標準的履行上也存在差距。
即使生產閥門是的標準是一致的,但是國內外的實際生產標準是不同的:國外是超標準生產,而國內是追標準生產。
此外,目前國內執行的一些標準已經應用太久,部分內容已經不適用當前的生產和現場的實際應用。而對于各種國際標準,國外閥門企業可以系統地掌握,并貫徹于設計、制造當中,相比之下,國內企業在標準的理解和延伸上表現得不夠成熟。
質量差距背后的原因很多,在此就不一一贅述了。
工業的發展,離不開高性能高參數的生產設備和各種器件。對于閥門行業來說,高端閥門領域“卡脖子”的問題仍舊十分突出。
在設備更新、材料技術、工藝水平上的追趕,有時候需要契機、資金和水磨工夫,短時間是難以實現的。對于想要發展拳頭產品、進一步拓寬海內外市場的中小企業來說,從工業軟件入手,建立現代化的PLM、MES平臺,可能是最好的選擇之一。
提交
孔乙己——PLM時代的CAD工程師
從吃灰的VR設備,看PLM軟件出路
CAD、PLM,國產工業軟件為何被卡脖子
CAXA、智橙PLM、鼎捷值得部署嗎
制造業防泄密的兩條路線和6款推薦軟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