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控智能工業RFID刀具識別系統應用實例
導讀
傳統的刀具管理主要靠刻字或刀柄上的編碼等來識別,人工錄入信息,對刀具進行追溯。但是,隨著柔性化生產和自動化水平的提高,換刀更加頻繁,傳統的刀具識別方法已經難以滿足要求,而且存在刀具全生命周期管理困難、人工輸入易錯、刀具信息分散不易管理等諸多問題。所以,越來越多的加工制造企業正在試圖改進現有的刀具管理方式,希望通過有效的刀具管理,大幅提高刀具的性能和使用壽命,從而降低制造成本,提高生產效率和加工質量。
客戶需求
在刀具管理系統中,物料種類繁多,數量巨大,出入庫操作頻繁。如果沒有有效、可靠的識別技術,管理系統很容易陷入混亂。而且現場環境惡劣,不當操作等也容易造成刀具使用混亂、信息丟失。如果刀具使用過程中經常發生類似事件,將會大大影響生產效率,甚至出現產品報廢等質量問題。隨著機械加工的不斷發展,特別是數控機床、加工中心的大量使用,加工零件更加精細化、復雜化,現有的刀具管理方法已經不能滿足生產加工要求。
傳統的刀具管理系統中,刀具信息記錄方法有很多種,最常用的識別技術是條形碼。它是用一組黑白相間、粗細不同的條紋來表示刀具的名稱、產地、種類等信息。條形碼雖然成本低廉,使用方便,但是易撕裂、污損和脫落,信息量有限,且無法在光線昏暗環境下正常使用。另外一種識別技術是激光刻印,即在刀具表面通過激光刻錄相關刀具信息,這種方法可以長期記錄信息,使得刀具管理效率有了一定提高,但是缺點也很明顯,刻在刀具表面的信息量有限且不易更改;激光刻印易破壞刀具結構,影響其使用壽命;另外,標刻設備大多需要進口,成本較高。
解決方案
針對現有的問題,晨控智能推出了全新的RFID解決方案。超長感應距離的讀寫頭可直接固定在刀盤背板上,透過非金屬材質的背板直接讀取刀柄上的載碼體信息,且任意位置均可讀取。識別單臺CNC數控機床上的所有刀具,只需刀盤轉動一圈,約10秒左右就可讀取完所有刀具的信息。外形小巧的抗金屬載碼體直接嵌入刀柄,不易脫落。具有IP69K防護等級的讀寫頭和IP68防護等級的載碼體防潮防水,適合現場潮濕環境。存儲空間可以存儲大量數據信息,使刀具成為一個移動的數據庫。
應用晨控智能RFID解決方案,在每一把刀具植入RFID標簽,使用讀卡器配合信息系統對刀具進行管理,對刀具的每一次使用出入庫登記到信息系統,并且寫入刀具RFID標簽中。
啟用刀具時只需要輸入工作要求即可由系統自動篩選出對應的器件,減少因使用不當造成的損傷,實現自動出庫,自動入庫,RFID對刀具進行使用記錄,針對每一把刀具的使用年限和當前組態,合理有序的安排保養,減少了大量繁瑣人力工作。
客戶評價
該項目工廠負責人在談到rfid產品時說:“晨控智能模塊化設計的讀卡器選型很方便,針對不同的通訊協議,也有多功能的工業網關;簡單型RFID模塊簡化了程序開發,無需功能塊,完全滿足現場應用需要;穩定的感應距離滿足現場安裝需要;IP68防護等級的抗金屬載碼體,完全適用于刀具管理系統的安裝要求;通過LED燈指示可以了解讀寫頭和讀寫模塊的工作狀態;預鑄線纜確保數據能在惡劣的工業環境中安全傳輸。晨控智能針對刀具管理系統的RFID解決方案,確保了刀具的正確識別,有效減少了刀具識別時間,避免了讀寫頭與刀具碰撞的風險,極大地提高了生產效率。”
總結
將RFID應用到刀具管理中,充分發揮了其識別速度快,抗干擾能力強,載碼體信息攜帶量大等優點。通過在自動換刀系統中添加RFID讀寫頭,可以快速讀取刀柄上的載碼體信息,實現了刀具自動識別、自動添加和全生命周期追溯等功能,從而提高了生產效率和刀具利用率,降低了生產成本和產品廢品率。隨著RFID技術的不斷完善和普及,這種融入了物聯網技術的RFID刀具管理系統將被越來越多的加工制造企業所使用。

提交
RFID射頻識別技術的汽車混流裝配線
晨控課堂:混流生產線智能RFID分揀系統
晨控UHF超高頻RFID標簽的形態及應用
晨控射頻識別技術應用于模具管理的解決方案
基于RFID技術的應用與發展趨勢--晨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