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景賦能,智馭未來,Teledyne一站式成像方案重塑視覺新體驗
隨著工業4.0的加速推進和人工智能技術的深度滲透,機器視覺正在從單一工具演變為復雜系統的核心組件。無論是半導體制造、醫療影像、還是智能物流,高質量的成像解決方案已經成為推動行業發展的關鍵驅動力。然而,面對多場景、多需求的挑戰,如何提供高效、可靠且靈活的一站式成像解決方案,成為技術創新的重點。在2025 VISION CHINA展會上,Teledyne攜旗下五大事業部展示了其最新產品與技術,不僅展現了一站式成像的綜合解決方案整合實力,更全面詮釋了“單一來源,無限視野”的核心理念。
AI賦能:智能化成像的新紀元
AI無疑是當前科技領域最熱門的話題之一,而Teledyne則通過其新一代AI智能相機將這一技術推向新的高度。Teledyne的AI智能相機和軟件不僅提升了檢測效率,還推動了從檢測到智能化決策的轉變。
現場,Teledyne DALSA工業視覺系統業務發展經理彭傳寶向我們展示了BOA3 AI智能相機的強大性能。結合Teledyne最新開發的圖像芯片技術和AI檢測技術,這款相機以其緊湊、堅固的硬件設計,滿足了復雜且嚴苛的機器視覺應用需求。
BOA3 AI智能相機
此款智能相機進一步強化了AI算法的應用,不僅集成了傳統算法,還結合了深度學習模型,能夠實現多種復雜場景下的檢測組合,如缺陷識別、劃痕檢測和二維碼讀取。更重要的是,這些設備無需額外配置工控機或顯卡,大幅降低了部署成本和使用門檻。正如Teledyne DALSA工業視覺系統業務發展經理彭傳寶所言:“AI幫助我們進入了以前無法觸及的領域。”例如,在食品檢測中,藍莓、蘑菇甚至大閘蟹的品質評估都可以通過AI技術輕松完成,這不僅提升了效率,也極大減少了人工干預。
Teledyne對AI技術的深度整合,不僅體現在硬件層面,還延伸至軟件生態。例如,Sherlock 8軟件提供了豐富的2D和3D算法庫,使得用戶可以在同一平臺上同時處理多種數據類型。這種軟硬件協同優化的策略,正是“單一來源”理念的最佳詮釋——客戶無需再費心于不同品牌之間的兼容性問題,而是專注于解決實際應用中的難題。
三維成像:邁向空間感知的新維度
3D 成像技術在工業自動化和物流領域的應用正變得越來越廣泛。如果說二維成像是機器視覺的基礎,那么三維成像則是通向未來的關鍵橋梁。Teledyne FLIR IIS展示的Bumblebee X雙目相機便是一個典型的例子。據Teledyne FLIR IIS高級客戶經理王輝介紹,這款相機擁有24毫米的大基線,專為大型機械臂引導和抓取任務設計,廣泛應用于汽車制造和鑄件加工等行業。其核心亮點在于內置預處理功能,可以直接輸出彩色點云信息,從而減少后端計算壓力;同時,IP67防護等級使其能夠在戶外環境中穩定運行。
Bumblebee X 立體視覺解決方案
除了雙目相機外,Optimom 5D成像模塊則代表了另一種創新方向。這款緊湊型模組集成了200萬像素全局快門傳感器和獨特的角度敏感像素,可以生成詳細的3D深度圖。即使透過玻璃或透明有機材料,也能準確獲取目標物體的深度信息。配合專用SDK,可以實現輸出2D圖像和實時的3D深度圖。對于需要快速響應的工業自動化場景而言,這種模塊化設計無疑是一大福音。
Optimom 5D成像模塊
值得一提的是,Teledyne DALSA的Z-Track系列線激光3D相機同樣值得關注。這類產品不僅可以檢測組裝不良的高度差,還能精確測量平面度,非常適合新能源汽車電池的質量控制。通過將2D、3D和紅外成像技術相結合,Teledyne為客戶提供了一套真正意義上的多維感知解決方案。
晶圓檢測:高精度成像的制勝之道
在半導體制造領域,晶圓檢測是確保產品質量的關鍵環節,而這一過程對成像系統的分辨率、速度和穩定性提出了極高的要求。Teledyne DALSA的技術支持工程師王培源在采訪中提到,公司最新推出的TDI線掃相機Linea HS2,憑借16K分辨率和1MHz行頻,已成為該領域的標桿產品。這款相機特別適合低照度環境下的應用,如生物熒光平板檢測、玻璃面板檢測以及硅片表面缺陷分析。
此外,在高性能、低功耗領域,Teledyne最新推出的Tetra系列2.5GigE接口線掃相機為成本敏感型應用提供不二選擇。通過2.5GigE接口提供高性價比、確保長電纜長度下的高可靠性數據傳輸。
Teledyne DALSA最新Tetra系列2.5GigE接口線掃相機
與此同時,Teledyne ADIMEC中國區業務總監左海山現場介紹了基于索尼第四代芯片技術的全新dual CXP12平臺的Quartz系列相機產品,覆蓋從500萬像素到2400萬像素的分辨率范圍,從紫外到短波紅外的多個波段的產品。這些Quartz dual CXP12系列的產品以其高感光度、低噪聲、高分辨率、高幀率的特點,特別適用于半導體行業的前道晶圓缺陷檢測。
值得一提的是,Teledyne ADIMEC Quartz dual CXP12相機的2.74微米小像元尺寸可以幫助簡化了鏡頭設計,降低系統成本,相同倍率的鏡頭可以有更好的景深。同時這些產品在400nm附近很好的感光,為客戶提供了新的可行的解決方案。
Q-12A175 可見光波段檢測相機
從TDI線掃相機到高性能面陣相機,Teledyne的產品矩陣涵蓋了晶圓檢測所需的各類核心技術。這種全方位布局,使得客戶只需對接一家供應商即可獲得完整的解決方案,從而顯著縮短開發周期并提升整體效率。
紅外成像:探索不可見光的世界
當可見光無法揭示隱藏的信息時,紅外成像技術便成了不可或缺的補充。Teledyne DALSA的長波紅外相機能夠通過溫度變化識別電路板運行中的異常,從而提前預警潛在故障。在食品、冶金和化工領域,這種技術也被用于檢測氣體泄漏、農作物腐爛等問題。相比于單純的可見光成像,紅外成像的優勢在于它超越了人類肉眼的限制,為行業帶來了全新的洞察力。
Teledyne e2v推出的Lince5M NIR傳感器憑借其卓越的近紅外(NIR)響應能力和高速成像性能引起了廣泛關注。據Teledyne E2V高級業務發展經理楊同錄介紹,這款新推出的單色傳感器擁有520萬像素分辨率,在850nm波長處實現了35%的量子效率,并支持高達250幀/秒的高幀率輸出。在展會現場的演示中,搭載該傳感器的樣機通過850nm帶通濾波片,在完全沒有可見光的情況下依然能夠清晰捕捉目標物體的細節。這種強大的低照度適應能力,使其成為運動軌跡追蹤、水果檢測等領域的理想選擇。
Lince5M 近紅外傳感器
從圖像傳感器到智能相機,從3D成像到AI算法,Teledyne提供的不僅是一系列創新產品,更是一個完整的、高度集成的一站式視覺解決方案生態系統,滿足了客戶的多樣化需求。
Teledyne在成像領域的創新不僅體現在硬件和軟件性能上,更在于其對特定場景的適配能力。通過旗下各品牌的緊密協作,Teledyne成功打破了傳統成像技術的邊界,為半導體制造、工業自動化、食品安全、醫療成像等多個領域帶來了突破性的技術革新。
Teledyne的“單一來源”理念不僅降低了客戶的系統集成復雜性,還通過提供全面的技術支持和定制化服務,為客戶創造了更大的價值。這種從硬件到軟件、從感知到決策的全鏈條解決方案,正在為全球視覺技術的發展注入新的活力,開啟無限可能的未來。

提交
騰訊云TVP走進三一集團,揭秘 AI+DeepSeek 工業智造新未來
Pickering品英集團將在電子設計創新大會展示模塊化射頻微波開關和設計工具
專訪昀通科技:關稅推動新一輪國產替代 可靠性量產才是真實超越
博威合金攜創新材料方案亮相慕展,賦能行業智能化升級
品英丨行業首創20kV耐壓繼電器為高壓開關樹立新標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