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智成張磊:智能計算的全面國產化,從場景需求出發
回望傳統時代到智能時代,計算模式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定位近二十年,從云計算的一統江湖,到云、邊協同的逐漸進入平分秋色的階段。如果說云計算是揭開產業大數據、智能化模式的序幕,那么云邊協同則是未來實現和落地智能化應用的重要途徑。
在智能計算的發展洪流和國產替代的雙勢下,未來國內工業計算市場將會走向何方?對此,中國工控網與深圳市創智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創智成)智算產品事業部副總經理張磊進行了深度對話,張磊從國產化技術創新和場景落地等角度進行了深度分享。
定位清晰,重點強化國產替代能力
對于這家從加固和信創業務壯大的深圳本土企業來說,創智成對自身的產業定位和打法有著十分清晰的規劃。憑借著幾十年的產業積累,創智成具備有完整的軟硬件產品研發體系、完整的顯卡、算力卡、龍芯、飛騰、瑞芯微等CPU/GPU/NPU+麒麟、UOS等操作系統的研發能力,目前在工業主板、國產化整機、AI Box、核心板和算力卡等產品上已經進行了全面布局。
在采訪中,張磊表示,智算產業事業部的建立是基于加固和信創業務進入牢固發展期后的一次重要轉型,也是對整個數字化、智能化趨勢的深度把握。
工控網認為,從當下數字化和智能化發展趨勢來看,企業在自身生態、產業鏈深度和寬度都在不斷拓展,創新也在不斷加深。尤為明顯的是,在生態和寬度方面,多數國內外老牌廠商都在尋找第二或者更多的增長曲線和增量挖掘。例如,從云計算到云邊協同,從元器件到模組,從產品到方案,這些產業鏈和業務能力的發展是企業在持續洞察趨勢后發現的新機遇。
張磊表示:“創智成傳統的兩大業務體系已經十分成熟,在趨勢上,我們很早就看到了與自身十分匹配的計算領域?,F在正是一個好時機,把我們的行業品牌和積累下來的技術實力做一個創新轉化,同時也是將我們的智算業務深入到每一個新行業?!?/span>
對邊緣計算了解的讀者可能比較清楚,無論是工業還是物聯網市場上,邊緣計算的賽道早在幾年前就已經逐漸火熱,從NVIDIA、Intel等上游芯片廠商的產品布局來看,工控機和邊緣端是他們近期重點關注的領域,國內也有很多長期聚焦工業主板、AI Box等產品的企業在與這些芯片企業進行深度合作。
但是,“好飯不怕晚”,張磊認為工控機和邊緣計算的發展將會保持更加強勁的勢頭,并且將會重點沿著國產替代的路徑進行落地。“x86架構體系已經搶跑了一小段,創智成在戰略布局上考慮更多的是未來純國產化的方向。無論是在工控機還是邊緣計算,類比最上游的芯片格局來說,全鏈條的國產化也是大勢所趨。”張磊補充道。
深化場景能力,做好產業服務
正如我們前面所說,智算產品事業部相對于加固和信創事業部來說,是一個新的布局。但是不能忽略的是,創智成在傳統業務方面積累的技術底座和業務能力,我們認為這一點優勢將會是創智成智算產品事業部在工控機和邊緣計算實現全面國產化和場景化快速落地的關鍵。
在工控機業務上,金融、教育、能源、交通都將是創智成智算事業部重點挖掘的市場。
張磊介紹到:“我們去年已經形成了一些大客戶,出貨量也十分可觀。另外,2023年我們將緊抓政務機、云桌面這些市場,這一塊也是2023年的基本盤,預計明年出貨業績將能做到5000萬左右。”
在邊緣計算方面,創智成目前主要聚焦于安防領域。不過,據張磊介紹,創智成與國產芯片企業合作的計算卡等核心合資類產品和部分創新服務器的專利產品都會在今年第一季度全部落地,另外創智成還在和國內頭部的算法公司都有合作,未來會在機器人、車路協同、交通電力巡檢領域落地。
筆者認為,創智成智算事業部雖然創立不久,但是對生態合作和場景把握有著自己非常深刻的理解。從芯片選型、產品打造、算法更迭以及應用把握這些層面,可以看出創智成在用產業鏈和生態鏈的思維進行布局。
“我們都知道,算法和軟件需要一個載體,尤其是硬件載體,不論是服務器還是邊緣盒子,都要依據客戶的需求來定。創智成根據客戶的算力需求、場景需求和應用落地,為客戶提供適配的硬件算力平臺,這就是我們最關鍵的價值之一。”張磊說到,“我們計劃在2023年前先把硬件平臺全部搭完,再深入行業,到2023年下半年重點突破軟件能力,做我們自己的算法模型軟件,到2024的時候,創智成基本上就能夠形成完整的解決方案。”
業務要一步一步落地,技術能力也要一點一點創新,這是張磊給筆者最大的務實印象。作為一位在工業計算領域摸爬滾打了十幾年的老兵,張磊認為當下AI落地一定是從單一場景下才爆發出來的,這種場景比較單一,落地非???/span>。再往后發展,面對更高級的復雜場景、多應用需求,他表示創智成未來也能夠給客戶提供一個快速分析、高性價比的應用平臺。
或許,我們會存在一個疑問,也是一個行業需求。對于SI和終端用戶來說,快速的場景和應用需求的變化,可持續性的服務和技術支持將是他們最為關心的。
針對上述問題,張磊介紹到:“創智成在布局時都是從頂層設計進行考慮,包括長期支持客戶增加AI模型、硬件擴頻等服務。在設計之初,我們就有考慮產品的可更換性,比如說做一些標準模塊化,可以通過更換設備內的算力卡進行快速迭代和落地。另外,創智成還給客戶提供可持續的軟件算法服務移植能力,一般的中小企業是很難實現的,它需要時間和行業經驗的積累,具備一定的行業門檻。
只做對的事情,提供匹配客戶需求的產品和服務,是張磊在采訪中反復強調的觀點。工控網認為,對于有著傳統工業血統的創智成,穩定性需要體現在產品選型、業務能力和持續服務等諸多方面。在繼承這些衣缽的同時,創智成智算產品事業部也在摸索著屬于自己在工業計算和AI智算領域的市場發展之道,在工控機和邊緣計算能力全面國產化方面,創智成正在市場領跑。

提交
DSP應用市場的大蛋糕,國產廠商能吃下多少?
智能工控+存儲-星火存儲打造智慧存儲,助力產業創新
智能工控+存儲-金勝電子煥新品牌助力國產工控市場
應對人工智能數據中心的電力挑戰
?Saab UK 為深??碧綄崿F創新,降低潛水員及環境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