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MUR媒體見面會:深入探討數字化生產,賦能全電氣社會愿景
2021年10月20-21日,為期兩天的2021NAMUR中國年會在上海隆重舉行。受疫情影響,2020年暫停舉辦的NUMUR年會今年強勢重啟,菲尼克斯電氣作為本屆會議的唯一贊助商,與巴斯夫、科思創、拜耳等NAMUR成員圍繞“萬物互聯賦能智慧生產”這一主題,聚焦數字化、互聯互通、數字孿生、5G、APL、MTP、NOA等熱點話題,通過專業、深入的分享,為流程行業注入數字化新動能。
大會第一天,NAMUR和菲尼克斯電氣聯合舉辦了媒體見面會,來自NAMUR董事會主席和Bayer工藝工廠安全主管Felix Hanisch先生、NAMUR總經理Nils Weber先生、NAMUR中國核心組負責人和揚子石化-巴斯夫有限責任公司自動化職能中心首席經理戴小龍先生、NAMUR中國核心組成員和科思創聚合物(中國)有限公司PCT部門經理余翔女士,以及來自菲尼克斯電氣的CEO Frank Stührenberg、工業管理和自動化過程行業副總裁Mathias Füller、Wilfried Grote、菲尼克斯中國總裁顧建黨和菲尼克斯行業發展與自動化&智能制造與解決方案高級副總裁彭曉偉等參加了會議,并回答了工控網、流程工業等7家行業媒體記者的提問,由于疫情原因,五位德國高層的采訪均采用在線會議的連線方式進行。
媒體見面會
賦能更美好更綠色的全電氣社會
菲尼克斯是一個家族企業,創立至今已經有近100年的歷史了,自1993年進入中國扎根南京,經過二十多年快速成長,現已發展成為集團公司在海外最大的生產與研發基地、跨國公司國家級地區總部以及集團公司全球三大競爭力中心之一。
作為全球電氣連接和電子接口領域、工業自動化領域的知名品牌,菲尼克斯電氣始終將創新精神付諸實踐,緊跟市場需求變化,以“客戶需求與行業應用”為驅動,為客戶與合作伙伴提供切實有效的解決方案。為合作伙伴提供包括工業器件與電子技術、裝置連接技術、行業管理與自動化在內的專業化、精細化和差異化的器件、系統和解決方案。
菲尼克斯電氣的CEO Frank Stührenberg說:“作為一家技術型企業,菲尼克斯更多地是在思考如何使用可再生的清潔能源,比如可再生電能、風能和光伏能源等,利用這些新能源技術助力世界發展目標,最終讓全電氣社會的愿景成為可能。”
菲尼克斯電氣一直把做對社會進步有意義的事情作為自己的立身之本,持續引領電氣化、自動化和數字化的發展,堅定參與和推動化石能源到綠色新能源、燃油車到電動汽車和傳統工業到數字工業的轉型,賦能一個更美好和更綠色的全電氣社會,助力中國高質量發展和實現全球碳中和的偉大目標!
菲尼克斯(中國)投資有限公司總裁顧建黨先生對于賦能全電氣社會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自豪的說菲尼克斯對未來全電氣社會愿景的使命感并非從今年開始,實際上過去的3-4年時間里已經做了很多的戰略準備,2020年初更是作為全球戰略開始推廣,2020年底習主席提出的“雙碳戰略”和“3060”賦予了菲尼克斯全電氣社會戰略更重要的歷史意義。
對于如何實現全電氣社會這一戰略目標,顧建黨先生還詳述了三點:
第一就是菲尼斯源于能源超越能源,從化石能源向新能源轉型,提供全方位的產品技術和解決方案。
第二發展電動汽車、新能源汽車的交通架構,尤其是電動汽車充換電解決方案,菲尼克斯做了大量的工作,未來將會在電動交通全價值鏈方面做大量的工作。
第三個菲尼克斯要成為電氣化、自動化、數字化、特別是OT、IT和DT融合的未來的數字工業的引領者,作為一個未來產業互聯網的引領者,能夠為未來全電氣社會發揮巨大的技術引領的作用。包括今天我們NAMUR中國的主題,就是萬物互聯賦能智慧生產,不管是我們過程自動化還是工廠自動化,我相信菲尼克斯在數字化戰略方面都能夠為整個工業和產業的未來創造獨特的價值。
戴小龍談石化行業自動化發展
NAMUR中國核心組負責人戴小龍先生,同時也是揚子石化-巴斯夫有限責任公司自動化職能中心首席經理,對于石化行業自動化發展頗有心得。他首先談到的就是怎樣使用綠色能源的問題,這也是雙碳目標實現的關鍵所在。
從目前化工行業來說,已經有企業在嘗試著使用一些綠色能源,比如說揚子石化-巴斯夫有限責任公司幾個月前就開始購買一些綠色能源用于化工生產,這也是推動節能以及實現雙碳目標的有效舉措。
接著戴小龍先生談到在使用能源方面,如何利用自動化技術能夠有效的降低排放。他介紹了先進過程控制技術(APC),通過這個技術的實施,能夠讓生產控制更加精準,能夠實現生產的卡片操作,從而進一步的降低能耗,這也是一個在流程行業當中被實踐證明行之有效的、通過自動化技術來降低能耗的一個典型案例。
NAMUR總經理Nils Weber先生談NOA打開IT與現場的通路
NAMUR開放架構(NOA)是NAMUR推出的流程行業工廠自動化架構。自2016年NAMUR年會上首次提出以來,一直受到業界的普遍關注。NAMUR總經理Mr.Nils Weber分享了NOA的最新進展和相關的應用。
過程行業的工廠主要利用核心過程數據實現卓越運營。而過程行業現場,雖然智能傳感器、現場設備、移動設備和IT設備每天都產生大量的數據,但這些數據往往難以在自動化金字塔結構中進行訪問和安全傳輸,獲取數據需要巨大的工程投入。一些主要現場總線組織認為,當前超過80%的工廠未使用重要數據。
2016年NAMUR構建了一個開放性架構NOA,旨在解決這個問題。NOA在不影響現有自動化系統的情況下,為現場數據及IT層面構建了一個安全通道,以結構化和標準化的方式獲得工廠的所有現場數據。NOA以更低的成本對工廠進行優化,管理,監測和維護,并幫助工廠管理者達到更高的生產率水平。NOA是對現有結構的補充,可以輕松集成快速發展的IT組件之中,既適用于現有工廠也適用于新建工廠,為工廠運營方式帶來全新的可能。
目前,NOA在監測現場設備、過程分析儀、電工設備,機械設備的工廠或車隊管理,優化流程等方面已產生許多成功案例。NOA打開了自動化金字塔并解鎖更多數據,它的巨大潛力仍有待發掘。
顧建黨談工業數字化風口
今天中國工業的商業邏輯正在悄然發生轉變,數字工業時代已經來臨,傳統企業從專注做好份內事的模式,逐漸轉向企業之間跨界連接合作的方式。互聯網公司發起的變革敲響了傳統制造業的警鈴,顛覆了傳統企業運行的邏輯。
如果說企業對外的市場競爭力是商海航行的船帆,那么組織內部的領導者和優秀人才正是巨輪前行的內生動力。對于多元文化背景的企業來說,讓價值觀和行為方式達成有機的融合意義非凡。進入中國28年,在菲尼克斯(中國)投資有限公司行業發展與自動化&智能制造與解決方案高級副總裁顧建黨先生掌舵下,菲尼克斯中國從一家外來跨國公司逐漸發展成100%本土管理“最中國的德國企業”,真正打通了中國市場,迸發出蓬勃向上的生機活力。
數字化工業的風口已經來臨,轉型路上的傳統制造企業在變與不變的哲學命題中應該具備什么樣的品質?顧先生將自己的獨特見解與縱橫商場數十年的智慧巧妙總結為Passion(熱情),Persistence(堅持),Patience(耐心),給出了一種解答。
余翔女士談流程行業數字化轉型的痛點
科思創聚合物(中國)有限公司PCT部門經理余像女士首先分析了流程行業和離散行業相比有哪些區別,然后分享了流程行業在數字化轉型過程中有哪些痛點。
她表示,流程生產行業的痛點主要在于其產品結構不同,是配方式的,非常不固定,因此它每一個生產工藝、過程、產出都比較復雜,上一級和下一級的物料之間也會受壓力、溫度、濕度、工藝狀況和生產人員技術水平等因素的影響而出現不同的變化。因此,與其他細分領域相比,制藥、化工以及水處理等作為傳統流程行業,對于數字化、信息化的需求更加迫切。
數字化轉型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是一個隨著市場環境、競爭環境、技術環境不斷演變而進行適應性自我變革的持續過程,而不僅僅是建幾個系統,使用最好的設備那么簡單,它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人、財、物的支持,需要企業內外部的協同,不是短期的投入。
菲尼克斯CEO Frank Stührenberg談如何定位中國市場
Frank Stührenberg首先跟大家分享了幾個數據,菲尼克斯1997年來到中國成立分公司時,是菲尼克斯全球20多家公司中規模最小的一個,去年驚喜地發現菲尼克斯中國公司已經排名第一,甚至超越了美國公司,在去年疫情期間也保持了穩定的增長,為集團銷售額總增長貢獻了很大的比重。未來我們還會加大對中國市場的投入,因為中國市場是非常重要和值得投入的市場。
菲尼克斯在2019年建成的江寧第二期基地,是以工業4.0的最高標準建成的新工廠,去年投入3.5億歐元,這是菲尼克斯將在5-8年中堅定推動工業4.0的一個真正的示范工廠,也希望成為業界真正的燈塔工廠。南京麗水的第三基地已經正式開始規劃,也是菲尼克斯電動汽車業務的未來的總部基地。
戴小龍、彭曉偉和余翔女士最后分別對流程行業未來發展表達了自己的期待和寄語。戴小龍用5個詞來表達:接收、嘗試、推廣、優化、創新。余翔女士表示:我們要攜手并進,實現萬物互聯,從數據到信息來共同推進流程行業的智慧生產以及智能管理,這其實也是NAMUR的宗旨。
彭曉偉表示,隨著新技術的這種發展,尤其是以太網的 APL以及NAMUR開放架構這兩種技術問世之后,使得現在的數據通訊的“高速公路”鋪設到了流程行業的底層,這在10年前是無法想象的,這使得設備的遠程維護、監控以及預測性維護成為可能;在數據的基礎上使得邊緣計算也成為了一種可能;使得在流程行業里布置AR、VR以及數字孿生成為可能。我相信流程行業未來一定會用5g專網,而非普通網絡。最后彭曉偉用一句話概括說:“我覺得流程行業對于菲尼克斯這樣的供應商來說,充滿了希望、充滿了誘惑,未來可期!”
智能制造、萬物互聯給過程自動化行業帶來的新機遇、新技術將驅動新的產業革命,過程自動化的用戶需求也將推動智能制造的發展。NAMUR媒體見面會圓滿結束!

提交
2024年斯凱孚創新峰會暨新產品發布會召開,以創新產品矩陣重構旋轉
禹衡光學亮相北京機床展,以創新助力行業發展新篇章
從SCIMC架構到HyperRing技術,機器人控制技術的革新
漢威科技用智慧化手段為燃氣廠站構筑安全防線
DSP應用市場的大蛋糕,國產廠商能吃下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