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在迷茫中探索:利用智能工業成熟度指數,實現企業數字化轉型
從2013年到今天,工業4.0已經成為眾所周知的概念,然而許多企業仍缺乏對工業4.0關鍵環節的基本理解。那么,對于工業4.0,這樣一個寬泛而抽象的概念,有沒有一個評價的標準或是評估體系?讓企業在轉型升級的時候,能夠“有章可依、有秩可序”?由全球領先的第三方檢測認證機構TüV南德意志集團(以下簡稱“TüV南德”)推出的智能工業成熟度指數(SIRI),正是基于這種需求下產生的。
作為智能工業成熟度指數(SIRI)的發起者,南德是在什么樣的背景下提出這一倡議的?SIRI能為工業4.0的推動以及企業帶來哪些價值?SIRI在中國以及全球的進展情況如何?對于這些問題,TüV南德大中華區工業產品及防爆事業部高級經理李太偉先生分享了一些見解。
TüV南德大中華區工業產品及防爆事業部高級經理李太偉先生
SIRI的基本內涵
“智能工業成熟度指數作為一種診斷工具,可幫助任意行業及規模的企業更全面地理解工業4.0概念,評估自身設施的現狀,制定全面的轉型計劃,并根據企業的現狀提供切實的咨詢報告和發展建議。”李經理說。
2017年,由新加坡經濟發展局與TüV南德意志集團合作,推出了“新加坡智能工業成熟度指數”,旨在幫助工業企業系統全面地挖掘其工業4.0的潛力。接下來,智能制造成熟度指數(SIRI)陸續應用于東南亞的國家和地區。2020年,世界經濟論壇(WEF)和新加坡經濟發展局(EDB)攜手TüV南德、麥肯錫和西門子,將智能工業成熟度指數(SIRI)這一評估體系推廣至全球。
SIRI指數由3個層面組成。頂層是工業4.0的3個基本構建組成部分:流程、技術和組織架構。下層8個重要指標(運營、供應鏈、生命周期、自動化、互聯性、智能化、人才、結構與管理)支撐著這些構建基塊,8個指標再映射到16個評估維度上,代表了組織必須考量的關鍵項目。智能工業成熟度指數為這16個維度都提供了一個評估矩陣,評估其現有流程、系統和結構。
在工業4.0實施過程中,許多企業會把技術放在首位。通過SIRI指數,能夠將人員、流程與技術相結合,從而協助更多工業企業實現數字化轉型。
SIRI的核心價值
何謂工業4.0?在工業4.0的潮流中企業的數字化轉型勢在必行,但傳統工業企業往往缺乏清晰的愿景、策略和有系統規劃,企業經常錯誤地以為工業4.0僅限于數字化或全自動化領域。“有些企業擁有先進的技術可以獲得廣泛的數據,但卻沒有將這些數據的潛在能力有效利用起來。”
SIRI指數的評估分為三個階段。首先是前期準備:評估團隊與企業對接,前期溝通、進行資料準備;之后評估團隊進入企業現場,提供對16個關鍵維度的深入解讀,并且針對這些因素對企業整體狀態進行全面評估;最后,基于各維度給出得分,形成評估證書、評估報告和建議書。在報告中,結合企業的發展模型或者KPI取向,對企業或工廠提出有針對性的改進建議。
“綜合評估為企業(特別是中小型企業)工業4.0的裝備程度進行打分,并且告知企業需要改進的環節。無論規模大小或所處行業,也無論起點高低,制造企業都可采取有針對性的、循序漸進的方法進行數字化轉型。”李經理表示,指數不僅為生產企業闡明了工業4.0明確的含義,最重要的是依據指數進行差距分析,并結合企業數字化工廠戰略和具體的運營指標,為企業智能制造的升級提供改進的方向和可踐行的方法。
SIRI的落地實施
目前,SIRI已經涵蓋我國、新加坡、德國、日本、美國等多個國家。為400多家企業或組織完成評估,建立起龐大的數據庫幫,助力其實現數字的化轉型。其所處行業包括醫藥、金屬、家電等多個領域。
“在我國,TüV南德意志大中華集團對廣東美的采暖通風設備有限公司進行了SIRI評估,并得出結論。美的作為中國第一家完成SIRI評估的企業。該評估的成功結論不僅為美的集團,還為中國企業順利地向智能制造轉型提供了一條新的技術道路。包括如何使我們的新工廠完全符合工業4.0的準備狀態,以及如何識別我們機構內部可以解決的差距,這是數字化轉型 的一部分。”李經理說。
李經理表示,目前我國的制造業企業眾多,自動化程度良莠不齊,從總體而言自動化和技術體系仍相對落后,制造業數字化基礎較為薄弱,缺乏關鍵技術、核心部件和高端軟件產品,就這決定了中國的工業4.0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企業如何起步成為關鍵環節。SIRI評估體系為企業轉型 “開個好頭”,并進一步指引企業實現智能工業。
TüV南德具備豐富的4.0和智能工業指數專業知識,擁有向跨國公司和中小企業交付400多個SIRI項目的經驗,TüV南德獨有的技術可確保企業做出卓越、客觀、有價值的決策。“TüV南德將利用智能工業成熟度指數,幫助國內企業系統性地認識其自身智能制造水平和發展程度,進行有針對性的持續發展和整改,從而有效地幫助國內企業加快工業4.0的轉型。” 李經理最后表示。

提交
2024年斯凱孚創新峰會暨新產品發布會召開,以創新產品矩陣重構旋轉
禹衡光學亮相北京機床展,以創新助力行業發展新篇章
從SCIMC架構到HyperRing技術,機器人控制技術的革新
漢威科技用智慧化手段為燃氣廠站構筑安全防線
DSP應用市場的大蛋糕,國產廠商能吃下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