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控網首頁
>

新聞中心

>

智造政策

>

【發改委政策】【大力發展循環經濟,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十四五”循環經濟發展規劃》解讀之二】-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發改委政策】【大力發展循環經濟,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十四五”循環經濟發展規劃》解讀之二】-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2021/8/9 14:49:27

《“十四五”循環經濟發展規劃》(發改環資﹝2021﹞969號,以下簡稱《規劃》)近日發布了,這是推動我國循環經濟事業不斷向前發展的一件大事。《規劃》貫徹十九屆五中全會關于全面提高資源利用效率的要求,聚焦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四五”規劃綱要確定的全面推行循環經濟理念,構建多層次資源高效循環利用體系等任務,明確和細化“十四五”循環經濟發展的時間表和路線圖。本文主要從資源效率角度談一些認識體會。


一、發展循環經濟是應對資源效率問題的系統解決方案

現代化經濟體系一定是資源高效利用循環利用的體系。“十四五”時期我國進入新發展階段,要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更為安全的發展,離不開循環經濟的支撐。循環經濟的典型特征就是物盡其用、綜合利用、循環利用,“以少產多”,以更少能源資源消耗和環境排放,獲得更多、更高附加值和更具可持續性的產品和服務,核心本質就是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將循環經濟“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的理念貫徹到資源開采加工、產品生產制造、商品流通消費、廢物循環處置的各環節,全面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對保障國家資源安全,助力雙碳目標都將發揮重要作用。《規劃》強調了發展循環經濟這一重大戰略對我們國家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重要意義。

國際社會普遍將發展循環經濟視作應對資源效率問題的系統解決方案。七國集團(G7)于2015年建立了G7資源效率聯盟,二十國集團(G20)于2017年建立了G20資源效率對話關系。2019年聯合國環境大會發布的最終聲明將促進可持續和有效的資源管理列為三大優先事項之一,并將“以綜合的生命周期觀點改進國家資源管理戰略,實現資源效率型經濟和循環經濟”列為該事項下的首個任務。發達國家已系統部署了新一輪的循環經濟行動計劃,2018年日本循環型社會推進基本計劃進入4.0版,2020年歐盟循環經濟行動計劃進入2.0版,德國的資源效率計劃3.0版即將發布。《規劃》作為我國“十四五”時期的循環經濟行動計劃,匯于全球推動循環經濟發展的歷史大潮,中流擊水正當時。


二、我國資源效率提升顯著

《規劃》概括了我國“十三五”以來循環經濟發展取得的積極成效,我國主要資源產出率在過去五年提高了約26%。主要資源產出率可視作反映我國經濟系統資源利用效率水平的綜合性指標。如以2010年為基準,過去十年間GDP增長了94%,根據清華大學循環經濟研究院團隊測算,涵蓋化石能源、金屬資源、非金屬資源和生物質資源四大類別十四種主要資源的消費量僅增長27%,表明我國以較少的資源消耗支撐了較快經濟增長,主要資源的利用效率大幅提升。《規劃》提出,2025年主要資源產出率要比2020年提高約20%,這一增長目標的設定充分考慮“十四五”時期內外部環境的較大不確定性,既積極又務實可行。相信在各方面共同努力下,我們會順利完成這一目標。

需要看到的是,總體上我國資源利用效率還有較大提升空間。盡管我國資源產出率的提升世界矚目,但是按可比口徑計算,我國資源產出率水平與發達國家相比還有較大差距。這主要是兩方面原因。一是結構性原因,我國仍處于大量消耗資源的快速城鎮化和大規模基礎設施建設階段,而發達國家已過了這個時期。二是技術性原因,我國在原生資源減量化、高效加工轉化、廢棄物再資源化等方面的技術和管理水平還有較大提升空間。全面提高資源利用效率,我國大有可為。


三、以資源高效利用為核心推進“十四五”循環經濟發展

《規劃》運用系統觀念和全生命周期思想,提出“十四五”時期推動循環經濟發展的體系性重點任務,通過構建多層次資源循環利用體系全面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在工業生產領域提出了重點產品綠色設計、重點行業清潔生產、園區循環化發展、資源綜合利用、協同處置城市廢棄物等五大任務,在廢舊物資循環利用領域提出了完善廢舊物資回收網絡、提升再生資源加工利用水平、規范發展二手商品市場、促進再制造產業高質量發展等四大任務,并進一步具體部署了5項重點工程和6項重點行動。此外,在農業循環經濟、政策保障、組織實施方面都有系統性的任務設計。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技術創新是提升資源利用效率的重要支撐。《規劃》提出了循環經濟關鍵技術與裝備創新工程,對于推動循環經濟創新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循環經濟領域不少技術創新與綠色低碳發展關系密切,廣大科技工作者要行動起來,在綠色低碳循環技術的創新中開拓新天地。

發展循環經濟需要加強資源利用效率監測和評估,提升統計數據對循環經濟發展的支撐能力。《規劃》專門提出要完善循環經濟統計評價制度,逐步建立包括重要資源消耗量、回收利用量等在內的統計體系。這些指標和數據將成為督促和引導各領域開展循環經濟工作的“指示器”和“風向標”。由于物質資源社會代謝過程的復雜性,完成這項任務需要統計部門和不同行業、領域相關主體付出更多努力。


總之,《規劃》內容豐富,為在循環經濟領域奮斗的各方面同仁提供了指引,對共同建設更高資源利用效率的現代化國家具有重要意義。(作者:金涌 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循環經濟研究院教授)

審核編輯(
王妍
)
投訴建議

提交

查看更多評論
其他資訊

查看更多

美的威靈汽車部件北美制造新基地啟動

深耕十二載 興泰達開啟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大模型一體機塞進這款游戲卡,價格砍掉一個數量級

從元器件到測試系統:Pickering品英集團55年為用戶構建自動測試全生命周期降本增效生態

專為智能制造與邊緣計算而生!研華AIMB-292高性能工業主板助力行業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