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天正電氣研發副總裁葛世偉|祥云3.0煥芯登場,創新領跑“十四五”新賽道
2021年作為中國政府“十四五”規劃的開局之年,“新能源”、“新基建”、“碳中和”這些在新目標中所涌現出的 “新賽道”,為中國在今年上半年創造了GDP增速12.7%的開門紅的好成績。那么在數字化與創新發展雙融合的影響下,國內電氣行業又將如何發展?
2021年7月17日,天正電氣在上海舉行了主題為“煥‘芯’祥云 物超所值”的祥云3.0云上發布會。
天正電氣研發副總裁葛世偉
歷時5年、經歷1825個日夜匠心打磨的新品系列有何過人之處?天正電氣又是如何看待“十四五”期間中國電氣行業發展趨勢?帶著一系列疑問,工控小編走訪了浙江天正電氣股份有限公司研發副總裁葛世偉先生。
聚焦兩新經濟,打造電氣智造標桿
“十四五”以來,圍繞“新能源、新基建”的話題持續升溫。在新能源領域,年裝機量繼續保持80%-90%的增長速度,低電壓元件增量明顯。在新基建領域,以5G數據中心為代表的新應用新市場同樣對低電壓元件提出了新需求新挑戰。
對此,葛世偉認為只有實現電氣行業的數字化、智能化,才能真正引領市場的變革。他建議需要兼顧兩方面,一是產品的數字化與智能化,二是制造環節的數字化與智能化。
在產品數字化與智能化方面,天正電氣搭建了一套基于三層感知架構的智能配電系統,除了數據采集、分析處理、生成報表外,非侵入式負荷識別技術的應用,使配電系統能自動識別設備類型,實時監控運行數據,預警故障、短路、漏電等,輔助維修保養,提升安全級別。“這些數字化的轉型升級,可以對電網進行有效的監控,同時提高了用電完全。”葛世偉分享道。
當然,數字化、智能化的趨勢還意味著電氣行業需要齊力構建完整的生態圈,這其中,統一的標準協議必不或缺。天正電氣在這條道路上進行了許多嘗試,其中包括統一“即插即用”規范、開放數據接口、擴展系統兼容性。其好處在于,智能車間可以兼容更多生產設備,實現從原料端到包裝物流全覆蓋自動化進程。提升企業綜合競爭力,降本增率。天正電氣以更開闊、包容的胸懷,與上下游企業、友商一道,共同完善電氣行業智能化時代新標準。
在制造環節數字化與智能化方面,葛世偉還特別提到,天正電氣引入了豐田精益化生產模式,優化生產過程,減少不必要的周轉浪費,改善企業整體運營狀態。不難看出,天正電氣對智能化數字轉型的全方位思考、實踐,已應用于智能化工廠的每個角落。正是對產品數字化、制造數字化的不斷思考,以及全體研發人員深入聚焦客戶需求,不斷匯聚努力和汗水,最終凝聚成了今天的“祥云3.0”。
聚焦客戶需求,煥芯迭代物超所值
在隨后的介紹,葛世偉還向我們全面解讀了此次重磅發布的、定位于通用市場的祥云3.0系列的特質:
■ 煥“芯”祥云 性能更優
性能,不僅是領先賽道的唯一標準,更決定了行業發展的天花板。精準聚焦行業與客戶痛點的祥云3.0采用創新的研發理念,創新平臺帶來更強的性能;終端漏電體積縮小50%,大大節省戶箱空間和用戶成本;大孔接線設計,增大絕緣距離和提高接線效率,更強、更安全、更高效。
■ 煥“心”祥云 安全可靠
作為全面涵蓋了電氣系統中自上而下完整的產品系列——祥云3.0覆蓋國計民生各種行業場景下更為苛刻、復雜、多變的應用場景。祥云3.0系列產品關鍵件材料全新升級,斷路器導電組件采用銅材,銀石墨觸點,抗熔焊,使用可靠;接觸器采用大鐵心,銀石墨觸點,使用壽命更長。在安全性和可靠性上達到歷史新高度。
■ 煥“新”祥云 美觀大氣
“第三個新,是外觀的新,讓人眼前一亮的新”。葛世偉表示,祥云3.0系列產品統一形象設計。全新工業化設計,外觀更整齊統一,包裝更美觀實用。且全面實現智能二維碼標識,多種功能貼心好用。
早在祥云2.0時代,天正電氣就引入了模塊化設計思路。到了祥云3.0系列,模塊化的設計越發簡潔。客戶采購時只需從功能角度出發,無需考慮配件與拼裝問題,省去了大量的決策、拼裝時間。翻蓋式雙層設計,非專業人士也可以輕松安裝。
難能可貴的是,通過設計平臺創新、技術創新,祥云3.0在大幅提升性能和功能的同時,做到了與祥云2.0系列相近的成本,減輕了企業采購壓力,真正物超所值。
天正電氣嘉興研發大樓
更先進的設計平臺、更高的性價比、更可靠的產品使用、更精美的外觀設計——祥云3.0的發布給中國電氣行業數字化和智能化轉型帶來了無限可能性。正如發布會主題——“煥‘芯’祥云 物超所值”所預示的那樣,中國經濟強勢崛起,低壓電器迎來千載難尋的發展機遇。天正電氣將順勢奮發,持續推進中國電氣行業創新驅動,升級數字化布局,續寫輝煌新篇章。
(文/作者:李娜,徐繁)

提交
2024年斯凱孚創新峰會暨新產品發布會召開,以創新產品矩陣重構旋轉
禹衡光學亮相北京機床展,以創新助力行業發展新篇章
從SCIMC架構到HyperRing技術,機器人控制技術的革新
漢威科技用智慧化手段為燃氣廠站構筑安全防線
DSP應用市場的大蛋糕,國產廠商能吃下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