禾盈科技:在智能創新的道路上一往無前
當下,中國制造業正處于轉型升級的換擋提速期,無論是德國的工業4.0,中國制造2025,還是美國的工業互聯網,新一輪工業革命的浪潮勢不可擋。
然而,中國制造業在智能制造的升級改造中,存在著管理瓶頸和痛點。其中,缺乏統一的管理體系,制造設備不易互聯互通,給智能制造帶來了一定困難。
智能化轉型升級道阻且長,但行則將至。深圳前海禾盈科技科技有限公司(簡稱“禾盈科技”)一直致力于助力中國智造的發展,潛心研發,并推出世界首創的UA-MES和RPAS共融推動的智能工廠扁平化結構,為中國制造業轉型升級開辟了新的道路。
UA-MES和RPAS智能化管理體系是如何打通制造業互聯互通的“任督二脈”?又是如何加速推進行業的發展?帶著這些問題,gongkong?小編與禾盈科技董事長鄺啟康進行了一次深度對話。
深圳前海禾盈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 鄺啟康
后起之秀,一鳴驚人
與眾多的高新科技企業一樣,禾盈科技是一家提供軟硬件智能管理及生產的企業,致力于企業自動化管理體系和硬件智能制造設備的研發和銷售。令人驚嘆的是,2017年成立的禾盈科技,憑借強大的技術研發團隊,成功的自主研發出完全基于OPC-UA架構的UA-MES及RPAS智能自動化管理體系,可以幫助各類企業實現柔性化生產管理調度。
鄺啟康認為,智能化轉型是全球大趨勢,但是,國內企業在轉型升級方面的發展水平參差不齊,主要有以下幾大痛點:
一,很多設備制造商出于安全考慮,沒有開放底層設備接口,同時,各大廠商都有自己的工業總線和通信協議,接口標準尚不統一。
二,在傳統、多層級的智能工廠建設中,需要將底層的設備與上層的控制系統、管理軟件等各個層級串聯起來,但各個系統之間往往溝通協調困難,導致數據傳輸不暢,各層級之間容易產生多個信息孤島。
三,批量化、規模化的生產方式已成為過去,制造業正由大規模生產向需求驅動的訂單導向型生產轉變,越來越多的個性化訂單需求,考驗著企業生產線的反應速度,只有實現快速柔性化生產,才能在市場競爭中贏得先機。
四,從業務層面來看,企業缺乏系統性軟件管理體系,難以確保訂單的準時交付、降低產線停機等待時間、減少采購提前期等問題。
五,在智能工廠實施一段時間以后,由于市場的變化,現有的MES系統不能按客戶需求,實現個性化生產,MES系統需要進行二次開發,導致成本增加,錯失了市場機遇。
六,智能工廠的投資門檻較高,許多企業都是重建設輕運營,建設完成后的智能工廠,引進的新設備多,產線開動率不高,又缺乏專業運營維護人才,導致企業運維成本居高不下。
有鑒于此,禾盈科技一直處在高度危機感之中,不斷打破固有思維,以革命性的創新精神,推出了獨創的基于OPC UA協議的UA-MES和RPAS智能化管理體系,打破了傳統的智能工廠金字塔層壓式結構,完美的解決了上述六大痛點。
“UA-MES中的表格建模法可以綁定所有設備,使流程可以自由組合,達到高柔性化、單線多款多批次的生產,而且不用二次開發。在這種模式下建立的智慧工廠達到了低門檻、高效率、短時間建設、低成本運維的效果,能夠實現各種品牌設備之間的互聯互通。”鄺啟康解釋道。
點指之間,改變世界
鄺啟康接著說:“傳統金字塔架構的智慧工廠往往是把運維權掌握在集成商或設備商手上,而我們的初衷是把建立好的智慧工廠運維主動權交還至企業本身。在這種全新的扁平化智慧工廠架構下,企業可以根據自己產品的生產流程靈活地對現有設備進行調度,達到柔性生產的目的。”
從宏觀層面來看,現有的工業大數據涵蓋了企業運營管理相關的業務數據、制造過程數據,以及企業外部數據等。鄺啟康認為,只有當企業在運營上能同時打通及掌握這些數據并善加利用時,才能在快速發展的智能時代下保持競爭力。
鄺啟康舉例說道:“比如企業在管理上做到智能自動化,使企業內所有人員的工作聯動起來,權責分明,數據互通共融,管理上就能做到下情上達,上令下行。另外在生產管理上,從貿易端可以直接下達生產調度指令到設備端進行自動化柔性化生產,所產生的數據互聯互通,達到能預判和可視化生產,在這種架構下生產出的產品才能達到在工業4.0要求下的智能產品標準,就是說產品從貿易、設計、生產、銷售,客戶使用和市場等各環節上所產生的內部和外部數據都能及時反饋給企業從而作出產品優化和產品線的轉型升級。”
“通過使用禾盈科技的RPAS和UA-MES系統,可以幫助各類企業做到以大數據共融推動的智能化管理和生產調度,在信息快速發展和流動的網絡時代,讓數據實時同步。當越來越多這樣全智能化的生產企業建立起來,所產生的協同效益就可以進一步為國家、社會及人民帶來智能、優質、和可追蹤的智能化及個性化產品和服務,更能在環保、低耗和安全的情況下進行生產,契合國家工業生態的轉型升級。同時,智能時代,終端消費模式也將逐步轉型,消費者最終會跳過線上銷售平臺直接向工廠下單,這是不可逆轉的趨勢?!编梿⒖颠M一步補充說明。
后疫情時代,企業數字化轉型迫在眉睫。禾盈科技自創的RPAS和UA-MES智能化管理體系幫助客戶從接單、設計、開發、供應鏈管理及生產、報關、會計、財務、銷售、售后服務,以及客戶關系管理、市場分析等其他運營上都做到系統化、信息化和數字化管理,幫助企業快速落地運營,且達到一次投入持續受益的效果。
“我們曾用RPAS管理系統幫助客戶在管理上進行整體優化,很快取得降本增效的成果,優化業務流程,大大改善客戶服務和市場運營,讓國外的客戶同步得知工廠生產進度,使每月產出產品能做到JIT,大大降低客戶本身和國外客戶的庫存量。并且,禾盈科技同時以UA-MES系統為這客戶建立了智能無人化生產線,使國外客戶能在7×24小時及無地域限制的情況下掌握產品生產情況,快速高效地進行市場營銷?!编梿⒖蹬e例說。
2020年工博會期間,禾盈科技還在現場演示了從展位現場遠程對東莞某無人工廠下達生產調度指令,引得眾人稱贊。“真可謂‘點指之間,改變世界’”,鄺啟康形容道。
迎風而上,持續探索
禾盈科技之所以能取得今天的研發成果,離不開企業每年持續不斷的研發投入。創新與服務是企業立足行業的根本所在,“所以,在為客戶服務過程中一定要做到‘想你所想,知我所知’”,鄺啟康說。
鄺啟康強調,禾盈科技當前已經在語音識別和面部識別技術方面立項,計劃對生產管理和智能制造管理進行進一步升級改造,希望通過語音識別、語音合成及人臉識別技術使企業管理和生產更加智能化。至于5G技術,企業希望在遠程控制無人工廠技術之上加以利用,實現設備的無線連接,來實現在不同環境和不同地域建立可遠程控制的無人工廠和產線。
積極配合中國制造2025戰略目標,幫助更多的企業進行升級改造,實現低門檻、高效益和持續回報,同時,助力中國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推進國家工業生態轉型升級是禾盈科技發展的長遠愿景。
提交
2024年斯凱孚創新峰會暨新產品發布會召開,以創新產品矩陣重構旋轉
禹衡光學亮相北京機床展,以創新助力行業發展新篇章
從SCIMC架構到HyperRing技術,機器人控制技術的革新
漢威科技用智慧化手段為燃氣廠站構筑安全防線
DSP應用市場的大蛋糕,國產廠商能吃下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