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別檢測:邁向智能未來 ——訪易福門電子( 上海) 有限公司RFID產品經理
工業4.0和工業物聯網需求的興起,對于傳感器尤其是識別檢測技術帶來的影響是巨大且積極的。作為一個極其智能化的系統,未來的工業4.0系統無疑需要智能型傳感器作為其中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
為此,《亞洲控制工程》針對識別檢測應用對易福門電子(上海)有限公司RFID產品經理張輝進行了深入采訪,在他看來,存儲著大量的大數據和信息的云數據庫如同人體大腦。當需要執行某些信息化處理的的時候,就可以將這些信息派發到各個工廠的SAP系統中,然后SAP系統與各臺設備的MES系統對接,直接將最底層的一些相關數據采集進云數據庫中。
易福門電子(上海)有限公司RFID產品經理 張輝
而最底層的智能型傳感器就好比“手”和“腳”,肩負起了最重要的執行任務。ifm(易福門)智能傳感器通過IO-Link技術,可傳輸多個過程值并保持無測量值損失,同時擁有信號不受外部干擾、防篡改等多種優勢,從而達成最高的效率與成本節省。
由于這些智能型傳感器都有自己的自診斷能力及識別能力,“不僅能接受上層給它發出的執行命令,同時也能實時反饋目前的狀態,真正實現隨時隨地感知設備的脈動!”,張輝認為。識別系統與視覺檢測的旺盛需求,是工業自動化及物聯網發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產物。
產品追溯與追蹤控制,無人化作業車(AGV、IGV)以及智慧型機器人的發展都和識別系統與視覺檢測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尤其是現在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重視產品的質量和性能、食品的安全與認證以及真假貨的鑒別。所以越來越多的行業也陸續的加入到了識別系統和視覺檢測的隊伍中。
目前ifm擁有成熟的識別系統與3D視覺傳感器,主要致力于工業和民用行業內的運用。在 RFID 識別系統中,工件或貨物的載體會標記上 RFID 應答器,即 ID 標簽。通過天線,能夠對這些 ID 標簽進行讀取和/或寫入。這些數據會即時傳輸至 RFID 評估單元,在這里得到處理。
評估單元會通過現場總線接口將數據傳輸至 PLC,這些接口包括PROFIBUS DP、PROFINET、Ethernet IP、Ethernet TCP/IP或 EtherCAT。RFID識別系統目前廣泛應用于生產線上,實現控制物料的流向。
當前ifm公司提供三種不同頻段的RFID產品以及多款高像素自動對焦的條形碼及二維碼產品給用戶,基本能滿足一切復雜類的需求。比如超高頻RFID在物流的包裹分揀線及物流倉儲識別上的運用。高頻及超高頻RFID在機場內包裹安檢以及海關安檢閘機上的運用。條形碼/二維碼讀取器在汽車、電子和醫療行業對產品上一維碼及二維碼識別的運用。當然還有低頻RFID在石油化工以及食品行業內管道防錯的運用等等。相信隨著自動化程度的不斷提高,識別系統與視覺檢測的運用方向及場景將會越來越廣。
值得一提的我們還有集成PMD光飛行時間技術芯片的3D智能傳感器,通過三維檢測和評估,提升工業自動化的效率。目前該產品已廣泛應用于AGV棧板識別、機器人碼垛卸垛、移動車輛避障、路線引導及區域監視等多種應用。
隨著工業革命的不斷發展,從工業1.0到工業4.0,無時無刻不充斥著傳感器的身影。與其說討論自動化未來的發展方向,倒不如先研究傳感器的未來趨勢。只有傳感器變得越來越智能了,那么設備的自動化程度才能大大提高。這個就好比一個沒有眼睛和耳朵的人,就算他的大腦再聰慧,也就如同行尸走肉一般。所以傳感器在整個自動化系統中扮演著基石的作用,任何自動化系統都離不開傳感器的協助。“我相信未來傳感器也將越來越智能,功能越來越強大。因為只有最底層的傳感器變“聰明”了, 未來工業自動化才能朝著更高的目標去發展且邁進“,張輝最后表示。
(內容摘錄自《亞洲控制工程》)

提交
ifm傳感器課堂| 3D ToF相機毫米級精準度背后的光飛行原理
應用案例| 達能的轉型之旅:ifm IO-Link技術助力可持續制造
漢諾威新品速遞| 微型電感式接近開關,狹小空間內高精度檢測
效能守護者| ifm光伏行業解決方案,點亮綠色能源的無限可能!
漢諾威新品速遞| 新一代SV系列渦街流量傳感器,專注水介質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