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通”萬可,化境入微通中國
上世紀50年代,一對德國兄弟獲得了籠式彈簧連接技術的專利,開始了第一批籠式彈簧接線端子的生產制造,次年萬可(WAGO)公司便在德國明登正式成立。
22年前,這家德國小城里走出來的家族企業來到中國,憑借可靠、穩定的“德國制造”慢慢擁有了堅實的用戶基礎。然而,面對市場環境不太明朗以及競爭愈發激烈的當下,立足新工業時代下的中國市場,萬可將會怎樣延續其穩固發展?
暑氣漸褪,gongkong?總裁潘英章,特別走進萬可中國天津總部,與萬可電子(天津)有限公司(下以“萬可”簡稱)總經理 彭夫柯展開深入交流。在中國20多年的生活經歷不僅給了彭夫柯一口流利的中文,更讓他在見證中國工業發展過后擁有了更加貼近中國制造的視野。
萬可電子(天津)有限公司總經理 彭夫柯(左)和gongkong?總裁潘英章
初心堅守,歷久彌新
“作為籠式彈簧接線端子的發明者,籠式彈簧連接技術是萬可發展的根基,我們會持續發展相關業務,不斷完善細節,依托新技術和新需求源源不斷地賦予產品新的生命力。”
從第一枚端子在實驗室中成功導電,到五花八門的連接產品滲透到人類的生產生活,連接產品就像是現代工業發展的“粘合劑”,“來者不拒”地將一路更新迭代的機器設備聯結在一起,鋪就了工業革命的平坦大道。
歷盡百年滄桑,工業制造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連接產品依然生命力頑強,這也是包括萬可在內很多廠商能夠“長治久安”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不斷發展中,萬可的連接產品已經廣泛應用于能源、工廠、鐵路、樓宇、船舶、過程工業、電梯等行業。
然而堅守不是固步自封,面對不同發展背景,萬可能夠始終對自身產品業務充滿信心,離不開其對于用戶需求的精準理解。
隨著技術水平的提高,用戶對于端子這類產品的易用性需求不斷增強,萬可在保證產品安全、穩定的前提下,更加注重細節化的設計并拓展到更多應用場景,增加產品部署和使用的便捷性,顯著提升用戶體驗和安裝使用效率,同時進一步滿足強烈震動、極端溫度等特殊應用需求。
彭夫柯表示:“用戶對于我們在這類細節方面的設計和調整認可度非常高,萬可也正是通過這些細節化的微小改變,逐步形成我們的差異化優勢。”
此外,隨著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新興技術越來越多地引入到工業生產,萬可也順應這些變化推出相應的解決方案,在助力用戶實現數據互聯的基礎上,更不斷加強了對于數據的深度挖掘,打通現場和云端的交互,“由零到整”,為用戶提供更加完善的整體解決方案,持續推動用戶企業的數字化轉型升級。
盡其所長,漸進發展
“除了電氣連接,工業自動化同樣是萬可的重要業務,依托在分布式IO、電源等技術領域的多年積累,我們還在積極地與不同行業用戶合作,在拓展自身業務的同時,用穩定品質助力行業企業發展。”
隨著物聯網技術的不斷落地,數據價值在生產過程中的優勢進一步顯現,制造行業企業也正式開始進入數字化時代。
相對于傳統的控制電纜以及PLC連接,分布式I/O模塊這類產品能夠更加高效、便捷地實現數據的收集和控制,有效降低成本,因此得到了更加廣泛的應用。依托數十年來的豐富行業經驗,萬可也根據用戶需求推出了相應產品,然而不同產品業務之間的平衡并不容易。
2019年,在經濟下行、產業結構調整以及貿易沖突等多重因素的作用下,制造領域很多行業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響,很多自動化行業供應商都在尋求新行業領域的拓展,以彌補傳統行業下滑所帶來的損失,然而多層次發展往往需要更多資源和資金的投入,談起不同業務之間的平衡問題,彭夫柯坦言確實不易:“不同領域用戶的需求千差萬別,為了保證產品品質穩定,解決方案更加貼近現場,萬可從傳統擅長的行業入手,在與用戶企業的不斷合作中逐步拓展。”
在維持強勢的電氣連接業務的同時,近年來萬可針對相對用戶基礎更加廣泛的軌道交通以及照明行業等領域進行深度拓展,依據對于這些行業的深刻理解推出包括分布式I/O以及電源等工業自動化產品,逐步實現業務的拓展。
例如,就在不久前通航的大興機場中,萬可的智能照明管理方案就通過集中式管理,實現了機場高桿燈的自動/手動控制和數據采集等工作,節能減排效果顯著。
此外,針對當前國內迅猛發展的智慧物流,萬可將其作為重點發展行業,在這一方面,萬可率先在自己的工廠中進行了實踐,我們也在采訪當天有幸親臨現場參觀了萬可天津工廠升級過后的新物流系統。
應用了全新物流系統過后,能夠大幅提升萬可的響應速度,以便加快步伐更加迅速地滿足更多行業的需求。同時,萬可在整個物流系統的設置過程中也積累了豐富經驗,有能力為用戶企業提供切實可行的智慧物流解決方案。
業達者,兼濟天下
“68年發展歷程,作為工業發展的參與者和見證者,萬可不僅要推出更多創新產品和解決方案,還將不斷樹立和打造獨具特色的品牌形象。”
在今年三月的慕尼黑上海電子展,萬可舉辦了“讓連接更有價值” ——萬可品牌戰略發布會,面對新工業時代的來臨,正式發布了新的品牌形象和未來發展規劃。新發展背景下,萬可希望能夠借助自身產品、技術和方案幫助更多的個人用戶及企業打造一個屬于自己的數字化未來。
盡管當前處于緩慢發展階段,但憑借大體量、范圍廣,中國工業市場對于全球行業供應商來說都有著可觀的發展機遇。
在談到中國市場發展時,彭夫柯打開了“話匣子”,從在北京、上海兩座城市的多年生活經歷,到就職萬可過后見證天津武清的一路變遷,他感嘆:“處在迅速發展中的中國,充滿著熱情和朝氣,魅力十足。”
和彭夫柯一樣,萬可同樣非常重視中國市場,從天津工廠的不斷擴建,以及剛剛提及的物流系統升級等都可窺一二。不僅如此,彭夫柯透露:“未來,萬可還將持續擴大在華投入,以便更加迅速地響應廣大中國用戶的需求。”
除了產品和服務,企業的社會責任也被寫入萬可的全新品牌形象中。落戶天津武清,拉動了當地就業增長,也進一步促進了天津市的人才培養和引進;加強與高校合作,憑借更加先進的技術經驗和管理理念助力實現高端工科人才的輸出;熱心公益,好的企業不僅能讓員工有歸屬感,更能推己及人,照亮更多角落。
結語:在與彭夫柯的交流中,我們能夠感受到他對于中國文化的熱愛,經由他的介紹,企業和品牌從單調的字眼或冰冷的設備跳脫,變得生動和鮮活。
有人說,中國工業的發展就像是德國工業發展的快進版,我們從他的分享中也得到印證:在飽受質疑中崛起,也同樣經歷環境污染等問題。
自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制造業的確實實在在地受益于萬可這一類擁有先進技術和豐富經驗的外資企業,如今“競速賽道”告一段落,站在同樣的起點,“各顯神通”、攜手并進成為未來趨勢。
萬可血液中流淌的對于企業自身、對于行業以及對于整個社會飽含責任感的“德式DNA”也值得很多中國企業學習。(文/gongkong劉婷)

提交
2024年斯凱孚創新峰會暨新產品發布會召開,以創新產品矩陣重構旋轉
禹衡光學亮相北京機床展,以創新助力行業發展新篇章
從SCIMC架構到HyperRing技術,機器人控制技術的革新
漢威科技用智慧化手段為燃氣廠站構筑安全防線
DSP應用市場的大蛋糕,國產廠商能吃下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