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控網首頁
>

新聞中心

>

業界動態

>

侍樂媛:系統工業智能提升企業競爭力

侍樂媛:系統工業智能提升企業競爭力

如何打通制造業不同生產系統間的孤島,同時實現企業及部門目標,北京大學侍樂媛教授在3月13日的未來工業智能峰會上給出了答案,發表《系統工業智能提升企業競爭力》主題演講,天澤智云做以下梳理。


侍樂媛 北京大學教授


什么是系統工業智能?


工信部發布的《信息物理系統白皮書》中指出,單元級、系統級、系統之系統級(SoS)是CPS的三個層次,對應的我們也將工業智能的應用分為三級:


  • 單元級:單個系統,如發動機;

  • 系統級:同質系統,如小黃車管理平臺;

  • 系統之系統級(即SoS級):單元級和系統級之上更高級的系統,連通設計、制造、運維等整個生產環節,更具發展空間。


目前很多智能系統的發展都是縱向管道式的,大多建立在單個系統和同質系統上,如百萬工業APP等,SoS級的智能化應用較少。在整個生產過程中,設計、制造、運維等系統間以及公司的各個部門間并沒有建立很好的連接關系。


比如在一個幾百臺機床的車間中,運維部門發現要對某個刀具進行維護,但與此同時有一個重要的客戶訂單要在明天交付,綜合考慮時間、資源成本等因素,是選擇立即停機維護還是繼續生產,什么樣的決策可以實現利潤最大化、讓系統變得更加智能,就是系統之系統級工業智能需要解決的問題。


系統級工業智能的目標



縱觀歷史,以往的幾次工業革命都是通過升級生產系統而完成。


  • 第一次工業革命的蒸汽機、福特汽車的裝配線,解決了人的效率低下和動能不足的問題。

  • 第二次工業革命二戰后的豐田管理模式,大幅降低成本,提升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

  • 第三次工業革命催生的各種信息系統,計算機參與到生產過程中,如ERP、CRM等。


第四次工業革命也不例外,在工業4.0時代,我們可能沒法定義生產系統4.0到底是什么,但其目標非常明確,就是實現大規模定制生產。


實現系統級工業智能面臨的挑戰


>> 系統局限性造成的信息流斷層,嚴重依賴于人工管理


在生產系統3.0的技術里,任何信息系統都有局限性,以ERP和MES為例。


ERP系統只涉及資產管理,可以管理企業現金流、信息流和物流,但其需要大量的人工輸入數據,所以無法獲取實時的系統狀態,無法支撐時間敏感高的決策。


MES主要是信息采集,可以記錄系統發生的所有事情,但其感知的都是基于縱向資源維度的信息,通常無法感知整體生產系統狀態。



從ERP到MES之間的信息流斷層,目前大多數制造企業在生產現場嚴重依賴于人工經驗,通過手工或Excel進行生產調度管理,造成大量的損失。


Eg. 某制造廠由于上下游系統的數據斷層,無法感知各系統間的關聯性,只能通過定期維護保證生產質量,且生產計劃變動時調動系統無法及時響應,造成的產能損失高達15%/年。


>> 不斷提升的個性化需求,生產現場調度難度增加


隨著個性化需求日益旺盛,很多制造企業開始推出個性化定制服務,但在實踐落地時卻發現面臨著巨大的挑戰。


不同于傳統的質量和成本都相對便于控制的大批量生產方式,大規模個性化定制大大增加了生產系統調度管理的協調難度,對生產效率和產品交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Eg. 某整車廠在三年前開始推出個性化定制,發現交付時間由20小時增加到了40小時,導致很多項目難以按時交付。


系統級工業智能產品



打通工業生產中的數據孤島、信息孤島與系統孤島,賦能現有生產過程,補足對時間敏感性要求高,以及流程鏈、供應鏈復雜難以評估等能力,在一個系統里實現多目標、多約束的協同管理,是系統級工業智能的需要具備的基本特性。


我和我的團隊在過去的20年中,綜合國內外很多實際案例的研究經驗和實踐,研發了“坤特平臺系統”,以量化/優化企業的生產計劃調度為核心,實現了企業生產、庫存和供應鏈管理的全面解決方案,提供縱橫貫通的實時信息交換與共享平臺,通過可視化的生產流程和數字化管理體系,完成實時優化決策。


系統級別工業智能:提高企業競爭力


我認為企業的競爭力是能夠量化的,可以通過 (1+R)N 來規劃投資的金額及方式,其中R指投資回報率,N是單位時間內的交易次數。


為什么很多人說券商金融行業相對更容易賺錢,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可能是其交易量大,而且每次交易可見。


而制造業的交付周期一般都比較長,所以對于企業而言,除了要快速響應市場需求、提高客戶滿意度之外,還要盡可能縮短單位時間、增加交易次數,同樣的項目一年周轉十次肯定比一年周轉五次的收益更高。


制造企業要有經緯縱橫的數據采集、分析、應用能力,量化投入回報,實時動態優化資源,從而真正提高企業競爭力。


投訴建議

提交

查看更多評論
其他資訊

查看更多

駿業日新 大展宏圖 | 天澤智云上海分公司成長記

在智能化落地過程中我們學到了什么?

工業智能技術在軌道交通領域的應用實踐分享

基于GenPro的工業智能建模案例分享

工業智能為軌道交通安全高效運營保駕護航 天澤智云與您相約RT FOR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