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控網首頁
>

新聞中心

>

業界動態

>

首屆中國大學生機械工程創新創意大賽—2018智能制造邀請賽在同濟大學圓滿落幕

首屆中國大學生機械工程創新創意大賽—2018智能制造邀請賽在同濟大學圓滿落幕

12月1日至2日,首屆中國大學生機械工程創新創意大賽2018年智能制造邀請賽在同濟大學開賽,來自同濟大學、上海交通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北京理工大學、吉林大學、西北工業大學等全國17所高校30支代表隊90名本科學子參賽,同場比拼智能制造。


此次賽事由中國機械工程學會、教育部高等學校機械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主辦,同濟大學承辦,機械工業出版社和西門子等協辦,天澤智云等多家企業對比賽給予了大力的支持。


大賽現場


比賽當天,天澤智云技術研發副總裁金超博士作為出題專家、數據科學家干瑞作為比賽評委受邀出席大賽。


(左:干瑞 右:金超)


以下內容轉自同濟大學新聞網


隨著工業互聯網、大數據和云計算等技術在制造業的蓬勃發展與廣泛應用,以生產“高度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為標志的第四次工業革命已然到來。各國紛紛推出了以“智能制造”為核心的制造業發展計劃,以求在世界制造業重新布局中取得主動地位?!爸悄苤圃臁笔菍崿F中國制造業轉型升級、由“制造大國”邁向“制造強國”的重要手段。


推進“智能制造”,要以人才為先。熟練掌握智能制造應用技術、推動產業轉型的各類人才,是支撐我國制造業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寶貴資源。


今年,教育部批準設立“智能制造工程”新工科專業,同濟大學是全國首批開設該專業的四所高校之一,于今年開始招收本科生,通過融合機械類、電子信息類、自動化類、計算機類和工業工程類五大類學科群,致力于培養引領國家未來智能制造產業發展的系統集成級高級工程人才。不久前,由同濟大學機械與能源工程學院攜手全國近40所高校、10家知名企業共同發起的智能制造工程專業聯盟在同濟大學成立。


同濟大學副校長雷星暉教授致辭


本次邀請賽包括“智能產線規劃”、“智能生產工藝”、“工業大數據分析”三項比賽,賽題均來自企業實際的場景,以測試大學生對新知識和新技術的實際應用能力、解決智能制造系統的綜合能力。


在“智能產線規劃”這一項比賽中,參賽學生要根據新一代電動卡丁車總產能為10萬臺的生產需求,面向多個國際市場,按照工業4.0標準進行新工廠的規劃。


“智能生產工藝”項目要求參賽同學通過3D打印技術優化一個原始工件,使其能支撐起一個100克的砝碼,并打印出該實物作品。


“工業大數據分析”賽題由天澤智云團隊設計。金超博士基于自身的項目經驗,結合同學們對工業大數據的理解,設計了該比賽項目。


半導體制造素來以復雜、更迭快速而著稱。隨著傳感器與自動化技術的進步與普及,半導體制造已經變成了名副其實的大數據環境。獲得更多數據的好處是,復雜的制造過程透明化增強,使利用數據驅動的方法對制造過程優劣進行預測成為可能。


該賽題關注的是半導體制造過程中晶圓制造的關鍵環節之一,刻蝕過程。目標是用機器健康狀態運行的數據做訓練,然后在健康與故障數據混合的測試數據集上做測試,判斷生產某個晶圓對應的過程是否為異常。



最終通過三個項目的比賽和現場答辯,北京理工大學、同濟大學和吉林大學分獲比賽一等獎。


天澤智云副總裁謝炯為獲獎團隊頒獎


中國機械工程學會副秘書長羅平表示,智能制造創新創意大賽是首屆舉辦,相信大賽將成為智能制造工程及相關專業大學生相互間共同學習、提高智能制造領域創新能力的平臺,成為智能制造相關企業和高校間選人、育人有效對接的展臺。


同濟大學機械與能源工程學院陳明教授介紹,“智能制造工程”涵蓋工業工程、機械工程、電子信息、工業軟件等多專業,此次參賽學生的專業背景以機械為主,也有工業工程、自動化等專業,相信今后會有更多跨專業的學生參與到比賽中來。


同濟大學機械與能源工程學院陳明教授致辭

鼓勵參賽團隊


結語


賽后,金超博士分享了全程參與此次大賽的心得:“這次大賽展示了非常多令人眼前一亮的智能制造創意,讓我們對中國新工科的建設以及跨學科工業工程人才的培養更加充滿信心?!彼硎痉浅s幸有這樣的機會,為我國新工業人才的培養添磚加瓦。


本次比賽評委、天澤智云數據科學家干瑞作為同濟大學學長,為學弟學妹們送上寄語,“在人工智能時代的大背景下,看到這么多技術人才加入到工業人工智能領域,我感到興奮不已。也祝愿學弟學妹們學有所成、學以致用,和天澤智云一起打造無憂工業的理想未來。”


審核編輯(
王妍
)
投訴建議

提交

查看更多評論
其他資訊

查看更多

駿業日新 大展宏圖 | 天澤智云上海分公司成長記

在智能化落地過程中我們學到了什么?

工業智能技術在軌道交通領域的應用實踐分享

基于GenPro的工業智能建模案例分享

工業智能為軌道交通安全高效運營保駕護航 天澤智云與您相約RT FOR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