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控網首頁
>

新聞中心

>

人物專訪

>

【專訪】AbleCloud CTO孫志東:物聯網云解決方案實踐

【專訪】AbleCloud CTO孫志東:物聯網云解決方案實踐

根據市場研究公司Gartner的數據,2017年全球物聯網設備數量將達到84億,首次超過全球人口數量。巨大的設備連接量也帶動了物聯網云市場的發展。2014年,AbleCloud從PaaS入手切入物聯網市場,開始做物聯網云服務整體解決方案。本期《近匠》物聯網Top 100訪談,我們走進AbleCloud,聽AbleCloud CTO孫志東聊一聊他們在物理網云解決方案方面的實踐。


物聯網云服務平臺AbleCloud合伙人孫志東

AbleCloud CTO孫志東

在交給孫志東的采訪提綱中,我提到了一個詞叫做“轉型”。印象中AbleCloud是做智能硬件云的,“國內首家智能硬件PaaS平臺”的名號也讓它在15年吸引了不少關注,后來注意到他們開始做物聯網云服務平臺,我理所當然的認為這是一次業務轉型,從專注“智能硬件云”向“整體云服務”的擴展。采訪開始前的一段時間,我與孫志東聊到了這個問題,卻得到了與之前所想完全不同的答案。

孫志東說:公司并沒有做這方面的一些轉變,更多的是市場策略,我們一開始產品的定義就是一個IoT的云平臺,但在那個時期講IoT不如智能硬件更容易被大眾理解,可以簡單的理解成在當時智能硬件相當于物聯網的一個代名詞。在不同階段,感覺是不同的概念,其實是一回事。

聽著這么解釋,倒是讓我先前腦中的疑惑一掃而空:為什么AbleCloud不再專注智能硬件云?不過這也讓我在接下來的采訪中獲得了一種全新的視角——從一開始就專注IoT的公司是如何做物聯網云解決方案的。


以下為采訪實錄:

AbleCloud的優勢與成長

CSDN:簡單介紹一下自己以及AbleCloud公司

孫志東:我從2007年暑假開始進入百度公司實習,做最早期的云計算基礎平臺來解決百度所面臨的海量網頁數據的存儲和大規模計算所面臨的技術挑戰,架構類似目前非常大數據領域非常流行的Hadoop,包括分布式的文件系統,基于Map  Reduce分布式計算框架,以及分布式的數據庫表格系統。

2010年追隨帶領團隊的科學家去了阿里巴巴,從事分布式數據庫系統OceanBase的研發工作,歷經四年構建了支撐淘寶、天貓、支付寶等多個產品線核心業務這樣一個龐大體量的分布式數據庫基礎設施。

2014年開始因為小米的崛起以及淘寶眾籌的原因,先后接觸到了一些“智能化”的產品,然后接觸到了一些創業公司,逐漸了解到從技術上分析物聯網背后的核心技術跟傳統硬件行業差別非常大,更像硬件和互聯網兩者的結合。互聯網領域擅長的分布式、高并發、高可用、低成本等關鍵技術在傳統的硬件公司里幾乎沒有太多的感覺。

即使到目前已經很多的公司做了一系列的聯網產品,但技術人員對整個物聯網、云計算的認知,基本處于一個IT信息化的水平,這個現狀所蘊含的市場機會和我們最開始創辦公司時候的判斷是一樣的,這也是我們團隊一直專注在提供物聯網云服務產品非常重要的原因。

CSDN:兩年前《近匠》欄目曾經采訪過您,這兩年AbleCloud有什么成長

孫志東:從我們的產品上來講,我們會隨著客戶的成長和不同階段的需求研發不同的產品,比如說最開始做的設備的接入管理這些基礎的設施,然后做云引擎后端服務應用開發平臺MATRIX,目標是幫助普通IT工程師研發出具備高可用、高并發互聯網后端服務的物聯網產品。

在幫助客戶完成產品的研發后,硬件開始進入批量試產、大規模生產環節,并逐步走向國內外的消費者手里,這時客戶非常需要針對物聯網化后,收集的大量設備數據以及用戶行為和反饋數據,針對這些數據做運營分析,所以我們也推出了數據分析INSPIRE以及設備管理運營GENIUS這樣的產品,輔助企業完成物聯網設備從生產制造到分析管理的閉環。

CSDN:4月6號左右,AbleCloud推了GENIUS設備管理及業務運營平臺,而早前已經推出了MATRIX設備接入及應用開發平臺和INSPIRE大數據分析及應用平臺,為什么設備管理和運營平臺會在大數據分析平臺之后推出,而不是按照設備接入——設備管理和運營——大數據分析的順序呢?

孫志東:一般而言設備研發完成之后,然后才能去做設備的管理和運營,并隨著設備增加和用戶使用,產生更大量的數據之后,通過大數據分析進一步挖掘產品需求,反過來指導產品改進和用戶運營。從這個角度來講,GENIUS運營平臺應該在INSPIRE大數據分析平臺之后,但是從技術上GENIUS是把MATRIX和INSPIRE兩者的功能進行了融合。比如說要做設備全生命周期的管理,必然要依賴設備接入,而運營中所需要的分布概覽和故障分析等很多功能則依賴大數據分析技術,因此GENIUS和INSPIRE兩者的研發順序反而是反過來的。

CSDN:相比于我們的競品,像Ayla物聯、京東微聯、機智云等等,AbleCloud如何保持優勢

孫志東:我們的核心競爭力還是產品以及產品背后的技術能力。微軟、騰訊、百度都在做,但每家公司的側重點不同,大公司有大公司的策略和玩兒法。京東,阿里互聯網公司專注在C端,更多的是考慮用戶端統一的用戶體驗,并增加用戶的粘性和活躍。

針對to B的同行,比如Ayla物聯,機智云。Ayla只專注在最標準化的設備接入上,不提供云服務的定制化。機智云的產品也在接入上做的更加標準,對于客戶的定制化部分通過提供定制化開發的方式進行服務。

AbleCloud認為物聯網只做接入,不能很好的支撐物聯網應用里最核心的云服務開發,沒有設備管理運營和大數據分析對行業而言是沒有太大的用戶價值和意義。我們更多的是考慮如何構建物聯網所需要的整體解決方案來滿足物聯網的發展需求。這就導致我們產品發展思路上和其他物聯網云服務方案商是不太一樣的,未來廠商如果有構建自己研發體系的計劃,和AbleCloud合作不僅可以做設備接入控制,還可以做更復雜的物聯網化場景化的應用,比如分時共享、動產金融、智慧養老、預測性維護等,AbleCloud提供的是一個完整的物聯網云服務解決方案。

當然這些產品形態上產生的差異性,取決于對市場需求的判斷,也跟出發點以及團隊本身基因有很大的關系,是一個綜合的決策結果,都有各自適應的應用場景。

關于物聯網云服務解決方案

CSDN:提供一個完整的物聯網云解決方案是怎么樣的流程

孫志東:物聯網產品基本上包括三端:設備端、APP/ Web端,云端,云端服務作為數據處理的載體,整體解決方案要根據產品聯網化的需求進行需求梳理和系統架構設計。

首先在產品設計階段,企業要從消費者和企業自身的訴求出發,確定要解決消費者或者企業的核心問題,然后從問題出發思考對哪些功能做智能化升級,聯網以后的應用場景是什么,是否可以解決之前的問題。這是屬于前期的需求調研和產品階段,更多的是在梳理產品聯網的需求。

然后把這些需求分解成可執行的一系列研發任務,包括選擇適合網絡環境的聯網,方式,硬件的功能改造嵌入對應的芯片模組,設備聯網收集到傳感層數據后,在本地或者云端進行解析、規則處理等各種計算,并將處理的結果在云端進行存儲,這部分通過提供安全的設備接入、流式數據計算、分布式數據存儲引擎來滿足聯網化接入。

在應用端針對所提供的服務研發面向消費者或者員工使用的移動APP或者WEB,同時通過對接企業CRM等,對耗材、售后、故障、用戶反饋等進行跟進,這部分我們也提供了一系列的快速開發框架幫助企業完成框架的構建,并通過云應用開發引擎幫助企業開發滿足業務場景的個性化云服務,從而提供整體解決方案。

CSDN:在做一個整體的物聯網解決方案的時候,有哪些難點,我們又是怎么解決的

孫志東:對AbleCloud目前而言,對外會遇到諸如企業對技術、研發等經驗和認知還不夠的情況,特別需要類似我們這樣的團隊把在產品、技術甚至運營上的知識經驗和能力輸出給企業。對研發團隊而言我們在整個云服務平臺的搭建過程中需要面臨很多技術難點和挑戰,比如保證千萬量級在線設備穩定的接入管理,大量設備實時數據的高并發計算處理,海量時序數據的存儲和分析,以及端到端的安全體系建設,可靠的微服務化治理和監控報警保證平臺服務的穩定性SLA等,這些挑戰將來不亞于任何一家互聯網公司。

CSDN在物聯網全生命周期的解決方案中,物聯網設備前期和后期的服務需求有哪些區別

孫志東:AbleCloud之所以會推出不同的三個產品,就是為了解決設備全生命周期管理中不同的階段關注的事情。比如第一階段要先把設備聯網化,轉入在接入,在產品上市之后進入第二階段,有了設備和用戶真實數據,就需要基于數據進行日常的運營管理,來發現和跟進產品中的問題,推出完善的售后服務等,隨著設備和用戶量發展到一定的階段,可以基于歷史數據和行為數據進行挖掘分析,進行精細化運營,提升企業的決策效率,通過數據說話來提高決策的正確性。

CSDN智能家居、醫療健康、 工業物聯網領域的物聯網云解決方案本質上有何不同

孫志東:歸根到底是需求的不同導致整體方案的不同。比如在智能家居領域,家居產品跟消費者人的關聯比較密切,更多強調的是便捷性,做一些場景化、聯動性設計,在與用戶的交互方面做深。到了醫療健康領域,更多的是對數據層面的管理,對人產生的相關數據做一個完整的追蹤管理,然后根據數據提供一些咨詢和推薦服務。在工業領域不是面向消費者,更多的是關注設備本身的運營狀況,因為一旦發生異常或故障帶來的影響很大,因此如何做好監控報警、預測性維護,提升維保效率等成為行業的關注點。

CSDN:物聯網云市場已經發展到了怎樣的水平,還有哪些尚需補足的地方

孫志東:產品和市場的發展都歸于需求驅動,在互聯網快速發展的過程中,沒辦法判斷五年、十年之后會是什么樣的場景,物聯網也一樣,隨著需求以及整體基礎設施的完善,新的商業模式的不斷探索,技術和市場都會不斷變化,最終物聯網會像互聯網一樣逐步成熟,和人們衣、食、住、行、健康、娛樂緊密相關,成為推動各行各業進一步變革發展的基礎設施。

關于物聯網行業

CSDN:目前物聯網行業尚需解決的行業痛點有哪些

孫志東:產業鏈條長,導致分工協作的復雜性加大,產業有待進一步的標準化。其次,物聯網產品經理角色缺失,如何把消費者的訴求和廠商的訴求結合到一起,既要做到洞悉用戶需求,又要借助物聯網探索企業新的商業模式,也是一個需要不斷去探索的過程。

CSDN如何看待現在很多設備“過智能化”的現象,比如一個臺燈,沒有實體的開關,僅能夠通過APP去控制。就像非要把它做成智能化,但并不方便,相當于“過度智能化”了。

孫志東:我觀察到的大部分智能化設備兩種操作模式都支持,既可以通過APP控制,也可以通過傳統方式控制。前面提到的這種完全脫離了用戶的使用習慣,臆想出來的產品也有,但應該是少數派。同時,建議作為消費者也換一個角度,大部分產品可能是因為理念的超前,導致現階段沒有被接受,在這樣一個沒有過渡的時機顯得不接地氣,但未來完全可能是可行的。所以個人認為我們要相信新的東西更多的價值在于探索創新,既然是創新,應該允許超前和犯錯,給予更多的鼓勵和建議,讓它朝著正向迭代進步,而不是一味貶低或者捧殺。

CSDN:有什么想對物聯網行業的開發者想說的話

孫志東:對制造企業里的開發者來講,一旦可預見的設備量較大,對云服務解決方案的技術訴求或者說挑戰是非常高的,傳統IT信息化時代更多的需要考慮業務流程和功能就可以了,不存在規模化的問題。而物聯網的開發者需要有足夠的經驗和能力來設計和架構一套未來能夠支撐大負載的復雜系統,做到可擴展性、高可用性、高安全性,來解決服務穩定性和規模化挑戰的問題,因為物聯網的特殊性,很多挑戰在以前是只有BAT這種體量的公司才會經歷的事。


對于短期內沒有經驗和時間來構建這樣一個復雜系統的公司里的開發者而言,更多的可能需要關注如何評判一個產品的優劣勢,利用自身對互聯網技術架構的理解,輔助企業決策者做出物聯網云服務方案商的選型。一些開發者不知道從哪些維度去判斷和選擇,只能停留在功能是否可以滿足的層面,無法關注更多的關于性能、穩定性、安全性、可擴展能力等品質有關的維度上。因此,需要培養更加長遠和全面的思考體系,能夠著眼于未來的發展訴求,從而在真真假假的商業包裝中判斷各供應商所開發產品在架構上的先進性,高并發負載處理能力等等,做出符合未來發展需求的判斷和選擇。


投訴建議

提交

查看更多評論
其他資訊

查看更多

智云優租平臺功能演示

首家物聯網智能租賃管理平臺——智云優租,產品演示視頻

物聯網云平臺AbleCloud攜“智云優租”亮相2018年第二屆全國高空作業機械租賃大會

海淀區人大代表蒞臨智云奇點調研指導

AbleCloud受邀參加2017中國物聯網大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