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控網首頁
>

新聞中心

>

業界動態

>

華東創業賽 |先進自沖鉚接技術產品的研發和產業化

華東創業賽 |先進自沖鉚接技術產品的研發和產業化

1.項目簡介:

   隨著國家制造業轉型升級,鋼鐵、鋁、塑料等多層、異種、復合材料之間結構性連接需求迅猛增長。如何實現它們之間高效、可靠的結構性連接,已成為先進制造領域組裝過程中的瓶頸問題。

   

   傳統鋼基材料連接通常采用焊接方式實現。近幾年也出現了鋁基材料之間焊接工藝,但能耗高、焊接質量難以控制,而針對復合材料的通用焊接工藝到目前為止也未解決。螺栓連接、傳統鉚接工藝需要預先打孔,效率低,不適合自動化生產??梢?,高效的多層、異種、復合材料的結構性連接工藝,已經成為以新材料應用為基礎的先進制造領域的迫切需求。


先進制造領域的瓶頸問題


   針對這一困擾工業界的棘手問題,本項目研究開發出了一種專門解決多層異種復合材料結構性連接的先進連接技術。如下圖所示,自沖鉚接( Self Piercing Riveting, SPR)的原理是利用專用裝置,驅動特制合金鉚釘穿透頂層板材之后,鉚釘刃部中空結構在底層板材內形成非穿透式冷變形擴張,形成牢固的結構性連接點。沖孔、鉚接一次性完成,快速可靠地實現異種材料之間的牢固連接,是一種革命性的新技術。與傳統高溫熔焊、打孔連接相比,自沖鉚接技術具備的顯著優勢,將重點服務于新能源汽車等新興智能制造產業,推動我國先進制造技術的升級換代。


2.成果展示

   項目主要產品系列是自沖鉚釘系列、自沖鉚接機系列、自沖鉚接服務。(1)多種規格型號自沖鉚釘,可以鉚接總厚度為1mm-10mm的多層復合材料。(2)手持式自沖鉚接機便攜方便,適合于前期打樣、研究及維修工作。立式自沖鉚接機、自沖鉚接機器人:適合各類大小工件鉚接,用于電氣行業、新能源汽車等。(3)自沖鉚接技術服務,包括針對客戶需求,對特種鋁/鈦合金等新型復合材料開展自沖鉚接工藝研究;以及自沖鉚接機器人產線應用智能集成。



產品系列


   采用本公司的自沖鉚接技術產品后,客戶將獲得三個十分明顯的收益:極大的提高組裝效率、大幅提升組裝可靠性、顯著地降低組裝成本。因此,公司產品正在越來越多的應用場合替代國外進口產品。


3.市場前景

   自沖鉚接作為先進制造領域的全新基礎機械零件和工藝,將引發眾多領域組裝工藝的更新換代,市場潛力非常巨大。2016年我國緊固件產銷量超過720萬噸,市場規模達2000億元。若自沖鉚接技術占據10%的緊固件市場份額,就高達200億元。我國《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12—2020年)》提出,未來十年內投入千億元來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重點之一是要掌握車身輕量化關鍵技術。車身輕量化意味著車身制造中傳統的鋼基材料將被輕金屬復合材料替代,因此我國自沖鉚接產品的需求將隨之飛速增長。




   公司目前已經在技術、專利領域占據優勢地位,后續重點向高新產業領域推進,進而引領、促使、倒逼現有產業升級換代。最終,公司自沖鉚接相關產品成為我國產業升級換代后基礎機械元件和裝備。


4.創業團隊



   項目負責人尹成科,物理學學士、工學博士,德國亞琛工業大學訪問學者?,F任公司董事長、總經理。尹成科在高端裝備制造領域獲得了多項國際前沿成果,擁有30多項發明專利。2012年研制成功國內首套磁懸浮人工心臟,該成果被央視報道、接受前總理視察,本人因此獲國際ISRBP學會頒發的青年學者獎,成為該學會成立20多年來首位獲得此獎項的中國人。2015年研制成功國內首套小衛星用姿態調整磁懸浮動量球和空間正交角速度傳感器,技術性能世界第一。多次赴德國開展調查研究,與相關領域內國際前沿產業領域技術專家建立了密切合作關系,開發出了國內首套先進自沖鉚接裝置和工藝。2017年創立蘇州卓尹特機電科技有限公司,致力于先進自沖鉚接技術的研發和產業化。



   項目團隊其他成員來自中國科學院、德國亞琛工業大學等在機械領域內世界知名研發機構和相關知名企業,在金屬材料成型工藝、機構可靠性設計領域有數十年的工程經驗,營銷團隊已經與機器人、自動化應用方面有多年沉淀積累的知名企業建立了長期戰略合作關系,在智能制造領域共謀發展。


投訴建議

提交

查看更多評論
其他資訊

查看更多

第二屆全國智能制造(中國制造2025)創新創業大賽總決賽在京舉辦

華北創業賽|基于SDR技術的5G物聯網(NB-IoT)芯片解決方案

華東創新賽|混合現實工業機器人控制系統

華東創業賽|MoPaaS智能制造云平臺

華東創新賽|AR醫學教學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