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控網首頁
>

新聞中心

>

業界動態

>

物聯網應用示范點44個 海門開啟現代農業智慧時代

物聯網應用示范點44個 海門開啟現代農業智慧時代

2017/9/6 13:35:29

“互聯網+”改變了人們的生活,也改變了生產方式。近年來,海門大力開展“互聯網+”現代農業行動,加快推動信息化和現代農業深度融合,全面提升全市農業生產、經營、管理和服務水平,開啟了海門現代農業的“智慧時代”。

從“雙腳踏泥”到“指尖管理”

植入“網絡基因”,農業生產逐步實現從“面朝黃土、雙腳踏泥”到“指尖管理”的轉變。

自2010年起,海門引入并大力推廣應用物聯網技術,到現在,海門的物聯網技術不僅僅滿足水產養殖業需求,更是不斷延伸至農業生產的多個領域,包括設施園藝、畜禽養殖等,給更多農戶帶去便利與效益。至去年年底,海門物聯網技術應用示范點已達44個,占全南通市的18%,其中設施農業示范點26個,畜禽養殖示范點15個,水產養殖示范點3個,分布在海門高新區、常樂鎮、臨江新區等10個區鎮。

在物聯網技術的推動下,海門的農業園區開始了轉型升級之路,其種植的蔬菜品質和效益比過去大大提高,人力成本明顯降低。據測算,物聯網技術應用的基地,平均畝效益比過去增加了1500元以上。

從“提籃叫賣”到“一網打盡”

“智慧農業”的發展,對提升農產品品牌、拓展銷售渠道,起到了強有力的助推作用。海門適時出臺文件,鼓勵發展八大農業電商品牌,促進農業與“互聯網+”的深度融合。

蘇洪食品有限公司是海門農業電商龍頭。幾年前,蘇洪食品有限公司創建了“蘇洪鮮食”微信公眾號,開設了“蘇洪鮮食”天貓店。經過3年發展,蘇洪公司線上線下同步壯大,在南通、海門市區開設了13家高端實體生鮮門店,建設一個占地30畝的智能冷鏈配送中心,去年網絡銷售額達1.5億元。

像蘇洪食品這樣的農業電商在海門還有很多,基本覆蓋了生鮮水果蔬菜、紅木制品、各類海門農副產品等,網銷形式有在第三方平臺如淘寶、京東、蘇寧易購等開設店鋪,在微信平臺建立公眾號開設微商城,以及自有網站進行宣傳銷售。

到去年年底,海門的農產品網店已經發展到了40多家,網絡銷售額超過了2.3億元,銷售品種從全面開花,逐步向特色品種、品牌發展,海門山羊肉、萬年香沙芋艿、四色寶豆等特色產品已名聲在外。

從“消息閉塞”到“信息立交橋”

發展“智慧農業”,不僅要突出技術、模式創新,還要破解農業信息進村入戶“最后一公里”難題。

“以前,各類涉農信息到我們手上前要先轉幾個彎?,F在的作物病蟲害防治等信息通過平臺第一時間就‘送’到村。”余東鎮長圩村村民沈國豪說起剛剛成立的“益農信息社”時滿是贊嘆。

近年來,海門大力構建完善市、鎮、村三級農業信息服務網絡,力求有效解決農技普及等信息推廣到戶“最后一公里”的瓶頸問題。海門相繼推出“12316”“海門攜農網”“海門農業信息網”等網絡平臺,及時向農戶提供有關農業政策、技術等信息。據了解,“12316”短信平臺現有用戶數4000戶,去年累計發送各類技術、政策信息近20萬條次。

日前,海門首家“益農信息社”在長圩村成立,不僅能使村民輕松獲得農業生產經營、技術推廣、市場行情、政策法規等信息,幫助村民開展農業保險、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保險、水電費和通信繳費、郵政、信貸、小額提現等,還能提供農資、農產品及各類生活用品的網上交易服務。預計到今年年底,海門將有20余萬戶農戶借助網絡,樂享信息化帶來的“紅利”。

投訴建議

提交

查看更多評論
其他資訊

查看更多

2024年斯凱孚創新峰會暨新產品發布會召開,以創新產品矩陣重構旋轉

禹衡光學亮相北京機床展,以創新助力行業發展新篇章

從SCIMC架構到HyperRing技術,機器人控制技術的革新

漢威科技用智慧化手段為燃氣廠站構筑安全防線

DSP應用市場的大蛋糕,國產廠商能吃下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