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伽有話說│數字經濟如何引領新增長?
以“數據創造價值,創新驅動未來”為主題的2017中國國際大數據產業博覽會近日落下帷幕。大會期間,圍繞“數字經濟如何引領新增長”,與會專家學者和業界精英等紛紛給出各自的答案。數字經濟發展有何特征?哪些技術會對數字經濟產生影響?一起來看看企業大伽們都是怎么說的。
馬云:未來,“計劃”經濟會越來越強
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馬云認為,在大數據時代,人類獲得數據的能力遠遠超過想象,對數據進行重新處理以及處理速度的能力也遠遠超過想象。AI(人工智能)也好,MI(機器智能)也罷,人類對世界的認識將會提升到一個新高度。”馬云表示,由于大數據,市場變得更加聰明,也讓計劃和預判成為可能。
在馬云看來,未來三十年,新零售、新制造、新技術、新金融、新能源這“五個新”將會深刻影響中國乃至世界經濟、社會、政治的方方面面,世界需要圍繞這“五個新”重新定義零售、制造、技術、金融、能源。
未來,隨著數據獲取越來越容易,可能會顛覆我們對市場經濟的崇拜,“計劃”經濟會越來越強,市場看不見的手也會因為數據而顯形。這種“計劃”是基于數據和算法,更精準的了解經濟活動運行規律。
未來的商人全部是在互聯網上,80%的企業會在互聯網上進行(交易),80%的產品都在網上賣。以后的世界,機器離不開數據,有了數據后,人類社會真的會發生巨大變化。
馬化騰:“用云量”將會成為重要的經濟指標
騰訊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馬化騰認為,數字經濟的主角是各行各業,騰訊的定位是作為數字經濟的連接器,做好配角。而他也強調了云在數字經濟中的作用。他說,一個行業的云化程度,是該行業數字經濟發展程度的重要指標。“工業革命之后,電力為經濟及社會帶來深刻改變,人們通常把用電量作為衡量經濟好壞的重要指標。數字經濟時代,‘用云量’將會成為一個重要的經濟指標。”馬化騰說。
李彥宏:未來的創新來源于數據和場景
百度公司董事長李彥宏認為,過去的創新,源于實驗室和大學,未來的創新,來源于數據和場景。因此,要更好地把數據組織起來、把場景吃透,遇到問題,解決問題,產生創新,培養思維方式,跟上未來科技。
楊瀾:大數據產業提供新的機遇
著名電視節目主持人、陽光媒體集團主席楊瀾認為,大數據產業之所以能引起各方關注,在于提供了新的機遇。她說,這個機遇能夠讓更多的人運用創新性的思維,把更多資源加以重新組合和利用,讓普通人也能創新;同時,也能助力部分企業跳過某些發展階段,實現后發先至。從國家和地區層面來說,在大數據等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方面,發達國家和我們基本處在同一起跑線上,只要能夠抓住機遇,就能搶占發展制高點,掌握發展主動權。
黃陳宏:企業沒有大數據參與決策就會落后
戴爾全球資深副總裁、大中華區總裁黃陳宏認為,一個企業如果不做數字化轉型,就不可能用大數據分析來幫助企業決策。就算世界五百強的公司,在今天變化的環境下,如果沒有大數據參與決策,很快就會落后。數字化轉型主要的意義是一個公司無論從流程、產品設計都要給予大數據、云計算的架構來為企業業務發展制定方向。他還說,“過去,一個公司的發展說IT只是我的工具;但在大數據時代、云計算時代,IT是你生產力的一個組成部分。從這種意義上來講,大家都要做信息化,做數字化轉型才能趕上這個潮流。”企業要把大數據真正用到生產,包括公司流程、公司決策過程當中,需要做到信息化、數字化。
德里克·阿博利:5G將為產業帶來巨大機遇
美國高通公司全球總裁德里克·阿博利認為,物聯網的趨勢是不可擋的,智能互聯需要更多計算能力去推動網絡化的邊界,要把數十億的設備實現互聯需要AI(人工智能)技術。“云”對于AI發展非常重要,要做的第一點是將有價值的數據反饋到云端。
第五代移動通信(5G)對于中國及整個產業來說都將是一個巨大的機遇。AI在未來的應用應該實現端對端,計算設備的連接更加動態,以5G為代表的連接速度可以讓計算能力通過云端分布到設備端,實現無縫、超低延時、超高可靠性、超高數據量的連接。基于不同的APP應用,可以知道云端、設備端可以做什么,這帶來極大的發展機會。

提交
光亞論壇·2024 智能產業聚合高峰論壇舉辦!
2024年斯凱孚創新峰會暨新產品發布會召開,以創新產品矩陣重構旋轉
禹衡光學亮相北京機床展,以創新助力行業發展新篇章
從SCIMC架構到HyperRing技術,機器人控制技術的革新
漢威科技用智慧化手段為燃氣廠站構筑安全防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