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大亮點提升百姓“十三五”健康獲得感
新華社北京1月10日電(記者呂諾、王賓)國務院日前印發的《“十三五”衛生與健康規劃》提出,到2020年,覆蓋城鄉居民的基本醫療衛生制度基本建立,實現人人享有基本醫療衛生服務,人均預期壽命在2015年基礎上提高1歲,超過77.3歲。
專家指出,規劃體現了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努力實現發展方式由以治病為中心向以健康為中心轉變,奮力推進健康中國建設,將帶給人民實實在在的獲得感。
適應全面兩孩政策滿足新增公共服務需求
隨著我國生育政策逐步調整完善,特別是全面兩孩政策實施以來,一些城市大醫院產科出現“一床難求”,婦幼保健等資源趨緊。
規劃對此提出,完善計劃生育政策,合理配置婦幼保健、兒童照料、學前和中小學教育、社會保障等資源,滿足新增公共服務需求。加強分類指導,鼓勵按政策生育。
國家衛生計生委副主任馬曉偉介紹,為解決產科資源總供給問題,我國將新增產床8.9萬張,加強兒科、婦產科醫生培訓,增加產科醫生和助產士14萬人。
65歲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率將超過70%
馬曉偉指出,2015年,我國60歲以上人口達到2.22億,占總人口的16.1%。解決老齡人口的健康問題,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十分重要。
規劃對此提出,開展老年常見病、慢性病的健康指導和綜合干預,推廣以慢病管理、中醫藥和老年營養運動干預為主的適宜技術,65歲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率達到70%以上,有效改善老年人群營養健康狀況,降低失能風險,積極防治老年癡呆癥。
同時,“十三五”期間還要健全老年健康服務體系,推動醫療衛生與養老服務融合發展。
縣域內就診率將提高到90%左右
到2020年,“大病不出縣”的目標將基本實現。
規劃提出,實行分級診療,實施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制度,推進和規范醫師多點執業。針對各省專科現狀和發展需求加強薄弱專科能力建設,降低省外就醫率。加強縣域內常見病、多發病相關專業,傳染病、精神疾病及急診急救、重癥醫學、血液透析、婦產科、兒科、中醫等臨床專科建設,全面提升縣級公立醫院綜合能力,將縣域內就診率提高到90%左右。
中國人民大學醫改研究中心主任王虎峰認為,提高群眾就醫可及性,將為優化衛生醫療服務體系、構建覆蓋生命全周期的健康體系起到保障作用。
國家衛生計生委副主任王賀勝指出:“要引導群眾合理預期,促進病人有序就醫,加快形成大醫院舍得放、基層接得住、患者愿意去基層的格局。”
醫護比將提高至1∶1.25
截至2015年底,我國注冊護士總數達到324.1萬人,全國醫護比從2010年的1:0.85提高到1:1.07,長期以來醫護比例倒置問題得到根本性扭轉。然而,護士隊伍數量仍相對不足、分布不均,專業素質和服務能力有待提高。
根據規劃,“十三五”期間醫護比要達到1∶1.25,市辦及以上醫院床護比不低于1∶0.6,每千常住人口公共衛生人員數達到0.83人。
國家衛生計生委醫政醫管局副局長郭燕紅介紹,近10年來,我國護士人數增長迅速。未來我國還將大力發展護士隊伍,爭取到2020年,每千人口護士數達到3.14人,護士總數達到445萬人。
不少于300項食品安全標準將制定、修訂完成
食品安全關系到13億多人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局長畢井泉說,確保廣大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是一項關系民生的政治任務。
根據規劃,今后5年,我國將強化食品藥品安全監管,實施食品安全戰略,完善食品安全法規制度。健全國家食品安全標準體系,完善標準管理制度,加快制定重金屬、農藥殘留、獸藥殘留等重點食品安全標準,完成不少于300項標準的制定、修訂。
規劃提出,要完善食品安全風險監測與評估工作網絡,開展食品安全風險監測。
高血壓患者健康管理人數將達1億人
“十三五”期間,我國將加強重大疾病防治,推進防治結合,實施慢性病綜合防控,加強重大傳染病防治。
規劃提出,要加強腦卒中等慢性病的篩查和早期發現,針對高發地區重點癌種開展早診早治工作,早診率達到55%,提高5年生存率。全面實施35歲以上人群首診測血壓,逐步開展血壓血糖升高、血脂異常、超重肥胖等慢性病高危人群的患病風險評估和干預指導,將口腔健康檢查和肺功能檢測納入常規體檢。高血壓和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人數分別達到1億人和3500萬人。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慢病中心主任王臨虹認為,要通過規范治療與管理、強化基層服務能力、創新服務模式助力實現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管理,維護和促進全民健康。
七成村衛生室具備相應的中醫藥服務能力
中醫藥是我國獨特的衛生資源。“十二五”時期,多層次、廣覆蓋的中醫藥服務網絡基本建立,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明顯提升,全國80%的社區衛生服務站、60%的村衛生室能夠提供中醫藥服務。
規劃明確,我國將實施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提升工程,提升基層西醫和中醫兩種手段綜合服務能力,力爭使所有社區衛生服務機構、鄉鎮衛生院和70%的村衛生室具備與其功能相適應的中醫藥服務能力。
規劃指出,要健全覆蓋城鄉的中醫醫療服務體系,健全中醫藥學與現代醫學互為補充、惠及大眾的中醫藥健康服務體系,大力發展中醫養生保健服務。
國家衛生計生委主任李斌說,要讓“中醫藥元素”助力實現全民健康,成為2017年“健康中國”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
責任編輯:雷麗娜

提交
直播定檔!見證西門子與中科摩通聯手打造汽車電子智能制造新范式
光亞論壇·2024 智能產業聚合高峰論壇舉辦!
新訊受邀參加華為Redcap產業峰會,并榮獲RedCap生態合作獎!
2024年斯凱孚創新峰會暨新產品發布會召開,以創新產品矩陣重構旋轉
禹衡光學亮相北京機床展,以創新助力行業發展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