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勒普:新秀的凌云之志
大數據當道,云計算和OTT的出現,將觸動整個產業鏈格局發生變化,無論對傳統設備商還是集成商來說,這種影響都是顛覆性的。隨著公有云和私有云的發展,云在技術和目標市場上的份額都日益擴大。乘著云端技術的風口而上,不管是產品還是企業,都會迎來全面開花。而云計算的觸角,也會延伸至各行各業。
機遇與挑戰并存,如雨后春筍般層出不窮的創新企業,正在面對新時代的洗禮。若說“中國合伙人”的標配版創業者共有3人,那么這次則是8個。他們要在云計算領域有一番作為。之前工控網采訪了AbleCloud COO 孫文現先生,而這次,我們采訪了AbleCloud 在工業領域的合作伙伴——恩勒普。談到夢想、產品、市場,再談到與AbleCloud的合作,恩勒普到底有怎樣的“凌云之志”?
(恩勒普總經理夏榮生先生)
鐘情于“云平臺”
恩勒普成立于2015年2月,主要經營各種設備云端硬件、軟件及數據應用的系統解決方案。在恩勒普的產品系列當中,INEP云智慧設備管理平臺是其明星產品,其主要功能是幫助客戶實現設備連接云端,同時對采集數據進行實時監控、統計分析,從而協助客戶建立新的管理、服務、決策、營銷甚至經營方式。
客戶的業務流程將依賴于云平臺服務的連續性,因此,平臺的SLA和IT流程、安全策略、事件處理和分析等能力至關重要;此外,當發生系統故障時,如何保證用戶數據的快速恢復也成為一個重要問題。從硬件層面來看,恩勒普INEP云智慧設備管理平臺擁有數據加密算法以及硬件防拆技術;在軟件層面,恩勒普采用保證數據安全的防火墻技術,并進行全面的數據漏洞測試;在系統平臺搭建方面,恩勒普采用專線及獨立內外網技術,使得數據安全又多了一層保障。
INEP云智慧設備管理平臺能夠做到快速、高效、低成本。這聽上去似乎是老生常談。但是用戶搭建自有云平臺并非易事:做好融合基礎架構規劃、整合資源構建企業大數據、對高度虛擬化、高度資源共享的要求以及對可彈性空間和可擴展性評估都在考量范圍之內,再加上硬件、軟件、服務器及通訊協議之間的配合,所以困難重重。
“周期長、成本高、成效微,這是很多客戶想要搭建云平臺但是不敢投入的根本原因。現在公司通過對各種設備應用場景、數據類型,對數據挖掘方式和業務流程進行模塊化,將很多通用型應用進行總結和提煉,所以在改善產品時,只要對小部分需求進行定制,這使得客戶的使用成本和系統的開發時間都大大降低。所以,設備云的效果在短時間內就能體現。客戶看到效果后,就能很快決策是否需要繼續加大投入或者調整方向。”
在大數據及物聯網的驅動下,公司業務的發展逐步由產品銷售擴展到提供與產品相關的增值服務。所以,除了產品之外,恩勒普在服務層面也是做足工作。在服務層面,恩勒普不但在內部設有專業的售前及售后技術支持,而且也與業內領先企業攜手,全方位打造云產業。在與業內領先企業的合作之中,恩勒普與AbleCloud的合作就是一個非常典型的例子。在夏總看來,恩勒普與AbleCloud之間的合作是偶然也是必然,因為二者的合作,存在非常強的互補性。
“AbleCloud專注于物聯網云平臺的基礎服務,在云平臺搭建、數據存儲、數據安全及數據分析上都做得非常專業;反之,恩勒普熟悉工業,并在工業領域的特種設備、工程機械等領域扎根數年,對客戶及設備非常熟知,并有一定的行業應用。因此,二者的結合,能有效地將項目切實落地。此外,兩家公司的協助及分工,一方面可以極大提高項目的實施效率,而另一方面,則可以在市場方面形成優勢互補,從而形成良性發展。”
多面行業應用 全方位打造云產業
雖然恩勒普成立的時間只有短短兩年,但是它在工業領域已有成熟的應用。究其原因,便在于恩勒普對于工業領域的了解及深入研究。
夏總舉例,恩勒普其中一個客戶的主要業務是為監控移動基站配置柴油發電機。當沿海地區出現臺風等惡劣環境之時,很多基站都會停電,這時基站上的柴油機開始發電。此時基站上若不設置柴油機,就會派人親自攜帶發電機去發電。此時工作人員就會憂慮:基站上是否已經開始發電?發電人員在何位置?從何時開始發電?發電量是多少?這些工作以往要靠人工完成,失誤率很大且效率低。如今,恩勒普為用戶提供發電機組云管理平臺,一方面透過平臺,工作人員可以實時掌握每個基站的運行情況,便于人員和發電機組的調配;另一方面,發電的數據可以作為和第三方勞務結算費用的依據,做到有源可溯,有數據可循。
此外,恩勒普的產品在工程機械上也有應用案例。在工程機械行業,用戶的大型設備由于金額普遍較高,所以普遍采用融資租賃的方式。比如,恩勒普的一家工程機械應用廠商,經常會碰到諸如此類的問題或者需求:及時發現客戶惡意欠款及客戶鎖車、拖車等情況,或者對設備利用率高的客戶進行重點跟進或者銷售預測。一般來說,主機廠家會在設備上安裝GPS/GPRS信號模塊。安裝之后客戶帶來的便利就是:在客戶投訴前就可以知道問題并已經有處理方案;同時,在投訴前,用戶就能夠解決部分問題,隨后再對收入規模和應收賬款比例評估做到持續改進,從而分析客戶行為習慣,提高客戶滿意度。
未來的競爭,是數據使用能力的競爭
縱觀物聯網發展的十年:從2007~2011年的2G和3G時代、再到2011~2016的3G到4G時代,乃至未來2016~2020有可能會發展到的5G商用,我們不難發現:工業物聯網的核心價值是對數據收集后的分析挖掘。發揮數據價值的源泉則是原始數據的準確性、安全性和獲取的低成本。挖掘數據的價值后,它會為企業帶來生產流程乃至于決策的優化。
所以,夏總說,行業之間的競爭,歸根結底是數據使用能力的競爭。工業物聯網在近幾年內發展還不盡成熟,標準建立、數據采集和分析的過程才剛剛起步,且不同行業應用程度千差萬別。處于風口的工業大數據,在很多細分行業內都蘊藏巨大的機會和發展潛力。但是夏總認為,任何一個有價值的數據平臺的建立并非一蹴而就,這個過程需要時間的積淀和持續不斷的堅持。
夏總舉了一個形象的例子:“2003年的淘寶,里面有冗雜的交易數據,當年有多少人能看清他們的價值?但是經多年的數據積累及沉淀后,在今天看來就非常有意義。這些數據在經過分析處理后,就能夠刻畫出一個群體的消費習慣和信用情況,商家就可以針對性地為這類人群提供有價值的服務。以此為例,我們現在要做的,就是在一個窄的細分行業內完成數據的采集和分析,為以后的數據挖掘和新商業模式打下良好基礎。”
數據的使用應當因地制宜,因為對于所處的不同行業及對象來說,對數據的收集、整理、分析、應用及依賴程度不盡相同。恩勒普基于客戶所處的行業特性,對數據產生價值的大小和時間順序等進行分類,然后提出針對性的實施方案,力爭用最小的資源投入來產生最大的價值。最后到達臨界點,讓數據自身產生流動性,從而催生新的商業模式和增值收入。
短短兩年的時間,恩勒普的產品及解決方案就達到遠超于其發展年限的水準,這與其專業性及團隊間矢志不渝的奮斗息息相關。當然,一個企業的成敗有時與其眼界相關。拿合作來舉例,“讓你的物聯網想法變為現實”就是AbleCloud 與恩勒普共同的目標。當兩家企業的發展方向不謀而合之時,秉承相同的信念,二者的合作就會為工業物聯網領域增添一抹新的色彩。
夏榮生回憶起自己的創業歷程,他感慨良多:“在未創業之前,我所在的公司的很多設備分散在世界各地,其中所產生的數據價值已經凸顯,但受制于公司理念以及天然壁壘,各個公司的數據無法打通,因而數據未能有效利用。因此,我想在工業物聯網這個細分領域里做一個有價值的設備管理平臺,通過這個平臺,將同一個行業的設備數據進行整合,并將數據打通,這會產生新的商業模式和商業價值。”一直滿懷匠心,堅持信念不動搖的恩勒普,在未來會給我們帶來怎樣的驚喜?我們很期待。(GK-CJT)

提交
直播定檔!見證西門子與中科摩通聯手打造汽車電子智能制造新范式
光亞論壇·2024 智能產業聚合高峰論壇舉辦!
新訊受邀參加華為Redcap產業峰會,并榮獲RedCap生態合作獎!
2024年斯凱孚創新峰會暨新產品發布會召開,以創新產品矩陣重構旋轉
禹衡光學亮相北京機床展,以創新助力行業發展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