闊別五年 NI工博秀綻放工業領域的光芒
2016年11月,工業圈一年一度的盛事——工博會在(上海國家會展中心)舉辦。作為工業界一年一度的盛事,此次展會自然吸引了不少參會者的目光。闊別五年,此次美國國家儀器(NI)攜旗下產品重磅參展。眾所周知,NI主要的產品及解決方案集中在測試、測量、監測與控制等領域;那么,在工業領域來說,從產品設計到研發,再到出廠之前的測試及部署乃至到后續的服務,NI究竟為我們帶來怎樣的新產品及解決方案?為此,gongkong記者專訪NI全球技術和市場總監Rahman Jamal、NI中國市場經理湯敏以及NI中國嵌入式市場經理崔鵬。從他們的回答中,我們可以找到答案。
闊別五年 工博再聚首
物聯網已經成為每個國家、每個行業的共同目標,不論是中國提出的“中國制造2025”、美國倡導的“工業互聯網”還是德國打造的“工業4.0”,都是推動產業互聯發展的國家級重要戰略目標。在數據爆炸的時代,如果企業沒有制定穩妥的數據管理戰略,幾年后他們將無法有效應對和管理所有的數據。而NI 面向工業物聯網的平臺化解決方案可幫助企業簡化開發流程、提高開發效率,從而極大地縮短了上市時間,以創造更大的商業價值;同時,以軟件為中心的平臺則更加靈活,通過高效的軟件,用戶可以極大簡化系統設計的難度。
在此次工博會上,NI在著重展出用于構建工業物聯網大數據系統的解決方案,其中包括模擬物聯網M2M網關,用以采集、匯總和數字化模擬數據;其次,NI還推出了InsightCM Enterprise套件,提供了基礎設施/云層的數據管理和傳輸、數據分析和系統管理軟件,以便進行大數據分析和挖掘。
值得一提的是,NI在工博會期間向大家展示了與合作伙伴共同搭建的預測性維護解決方案,以及基于支持時間敏感網絡(TSN)標準的最新產品,可幫助企業加快項目開發時間、提高軟件開發效率、提高處理能力并增強可擴展性,同時極大地縮減總系統成本,從而讓用戶獲取更大的商業價值和買方價值。
以TSN推動網絡標準化
在NI的展品亮點中,基于支持時間敏感網絡(TSN)標準的最新產品較為吸睛。事實上,TSN并不是一個新的議題,它在近來逐步獲得重大關注。目前,TSN是IEEE標準協會目前的工作項目之一,旨在為現有的802.1與802.3以太網絡(Ethernet)標準增加一系列的擴展功能。正在進行標準化過程的TSN,其特性包括時間與同步、訊框優先適用(Frame Pre-emption)、流量調度(Scheduled Traffic)、增強串流保留協議(SRP)、逐一串流過濾與管理(Per-Stream Filtering and Policing)以及訊框復制與消除等功能。透過以太網絡實現的TSN架構由于能夠增加產品的差異化、目前已經吸引業界多家廠商與組織的興趣。
Rahman Jamal表達出對TSN技術的重視。因為,現有IT 網絡由IEEE 802 標準進行定義,該標準規定了不同以太網層和功能的要求,并確保了設備之間的互操作性。今天,許多工業供應商、IT 廠商和芯片提供商加入IEEE 802 和AVnu聯盟,共同更新標準以太網協議,并為IIoT 應用的時間敏感型數據制定了低延遲數據傳輸標準,也就是TSN,它可以旨在解決現有網絡的一些缺點。AVnu 聯盟與Broadcom、Cisco、Intel和NI 等成員公司合作,將通過認證推動可互操作生態系統的建立。
“工業物聯網下設備之間要進行通訊和對話,同時還要實現數據無丟失的傳出和一些指令的傳遞,這時,我們就需要利用新的標準來進行統一,但目前恰恰在市場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能夠把所有的總線進行互通,也就是說,基于統一的標準來支持所有設備和機器實現互聯互通,這個也就是NI為什么會推動TSN標準進行快速落地的原因。” NI中國嵌入式市場經理崔鵬講。
Rahman Jamal則補充道:“我們現在會積極地推動與TSN技術的芯片廠商來合作,來推動TSN標準和技術商業化,并將TSN技術應用到我們目前的所有工業系統當中,這樣,NI就可以為客戶提供一個比較強的通訊能力的平臺和系統,去滿足他們在未來的TSN的需求。”
Ecosystem與核心平臺的完美整合
在IoT時代,數據量呈現井噴式發展,但是如何去挖掘數據背后的價值,則顯得尤為重要。正因為數據量巨大且復雜,它的操作性及互聯互通性是很大的難題。NI 在采訪中一直在強調“platform(平臺)”和“ecosystem”這兩大概念。而為什么NI在當今的物聯時代能夠出奇制勝?因為NI鉆研數據已經長達40年之久,雖然數據化在互聯網時代的價值日漸凸顯,但是NI已經在多年之前就已經洞察到了數據帶給用戶的價值,所以在互聯網時代,NI自然占領先機。
這里的平臺,就是指NI以軟件定義為核心的平臺,主要還是指圖形化的(LabVIEW)平臺以及NI基于行業的軟件;而Ecosystem則是指NI在不同領域里的生態系統,不論是智能車,智能電網等領域,透過核心平臺加上Ecosystem生態系統,就都可以在相應的細分領域去擴張產品的應用方向和范圍。關于Ecosystem行業生態圈的合作,Rahman Jamal給了一個恰當的比喻:類似于谷歌與蘋果之間的合作,一部分擅長于手機、另一部分又擅長于軟件和APP,怎樣利用自身的優勢對于軟件及硬件的整合,更好地服務于客戶,才是ecosystem的價值。
“整個工業領域數據類型很多:有來自于工業生產過程的數據、有人員操作的數據、也有機器狀態的數據,而我們需要把這些數據融合到IT去進行分析。數據跟IT的技術融合之后,它的價值會逐步被挖掘并擴大。 NI在數據分析這塊業務上也會與合作伙伴去合作,來提供更加有價值的服務。當然,NI本身也會提供一些數據分析的工具包,并依托硬件平臺上進行使用。我們最終希望,通過NI的核心平臺與Ecosystem的融合,為智能制造帶來整個觀念性的顛覆,而不僅僅局限于在某一個細分領域的細化。” Rahman Jamal講。
在此,Rahman Jamal特別以杜克能源的例子來佐證,作為美國最大的發電集團之一,NI利用其核心平臺幫他們實現全國的發電廠互聯,在此過程中,NI對于電廠的關鍵資產、輔助資產,進行大數據分析和預測性維護;此外,NI在這個項目中也提供基礎的架構及產品,并與合作伙伴一起提供整體性方案。Rahman Jamal還透露,在國內目前也有一些合作正在推進。

提交
直播定檔!見證西門子與中科摩通聯手打造汽車電子智能制造新范式
光亞論壇·2024 智能產業聚合高峰論壇舉辦!
新訊受邀參加華為Redcap產業峰會,并榮獲RedCap生態合作獎!
2024年斯凱孚創新峰會暨新產品發布會召開,以創新產品矩陣重構旋轉
禹衡光學亮相北京機床展,以創新助力行業發展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