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控網首頁
>

新聞中心

>

人物專訪

>

因勢易道 寧靜致遠——訪臺達資深副總裁暨機電事業群總經理張訓海先生

因勢易道 寧靜致遠——訪臺達資深副總裁暨機電事業群總經理張訓海先生

2016/11/30 0:54:05


站在第三方視角,我們總期盼從紛繁復雜的現象中抽絲剝繭,發掘蘊含其中的規律,探索成功背后的支撐。2016工博會期間,gongkong®有幸邀約到臺達資深副總裁暨機電事業群總經理張訓海先生進行了一次深入訪談。作為中國第一批國內自動化行業的傳奇式人物,我們無法從一次交流了解全部進程,只希冀從他身上窺探出一些臺達機電業務因勢隨行、在工業浪潮下不斷創新突破的商業智慧。

審勢而行的大格局

慧于心而敏于行。臺達對于行業的走勢和預判非常敏銳,并且善于掌握“天時地利人和”的創新要素?!捌髽I的高階領導者,最重要的是看清未來社會變革并選對產業,及早做好事業布局與定好經營策略。”1995年,張訓海先生敏銳地預見到自動化行業的發展前景,率領5人團隊在國內以變頻器產品起步,發展到如今5000多人的機電事業群,“其中最為重要的原因就是臺達不會給員工設置很多限制,只要勇于挑戰,公司就給予機會?!?/p>

問及張訓海先生對行業精準把握的秘訣是什么,他給的答案是“持續的專注”,并笑言一輩子就做了一件事。臺達的長期愿景非常明確且持續,“環保 節能 愛地球”的經營使命已經深入人心,員工可以專心地投入既定事業深耕。這也是臺達的企業文化:共同的使命吸引有理想、想實踐的人才長期發展。企業文化不僅具有內部的凝聚力,也包含對客戶的承諾:有序經營、方向明確。這樣的文化可以從內到外營造專注的氛圍,最終形成正面的、無形的競爭力。

這樣的文化造就了現在機電事業群(IA)的版圖:機械自動化(Machine Automation,MA) , 工廠自動化(Factory Automation,FA) 與過程自動化(Process Automation,PA),提供的產品包含驅動類的變頻器,運動類的伺服驅動、伺服馬達、線性馬達、運動控制卡,控制類產品則有PLC、CNC、IPC、行業專用控制器等,系統類產品則有四軸、六軸機械手,橡塑機系統、電梯、包裝機系統等。

逆水行舟的緊迫感

2016年的經濟走勢,被經濟學界描述為“L”型拐點,而臺達工業自動化的營運績效卻取得了不俗的表現,“尤其是在國內的業績完成度高于預期,各項產品皆表現得不錯,其中運動控制相關的產品與系統方案成長幅度最大。”談及今年事業群的成績,張訓海先生臉上泛起滿滿的笑容。對于業績的增長,張訓海先生首先歸功于行業的成長。在2016年,精密電子業和節能產業都有了很大發展,臺達在注塑機、消費類電子、智能終端和高速包裝產業挖掘到更多機會。

如果說在自動化行業剛剛起步的黃金十年,高速發展是隨浪潮涌起,那么在世界經濟遭遇重創后,已經擁有龐大基數的臺達機電事業群還能保持高于兩位數的發展速度,就讓人對眼前這位溫文爾雅的張訓海先生肅然起敬。不得不使人重新思索,這位業界以“內功”著稱的管理者恬淡素雅的外表下到底蘊藏了多少能量。談到如何引導員工統一步調,張訓海先生認為,需要從兩個維度引導:一是讓員工圍繞一個共同的、可以預見的企業發展目標,勇往直前;二是與成功的標桿企業對標,學習如何努力工作、如何脫穎而出。

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張訓海先生認為臺達當前面臨著諸多挑戰,一是競爭的廠家更多,競爭也更加激烈;二是客戶對行業定制型、應用定制型產品的市場需求發展迅速,使得相關產品研發難度更高;三是制造周期大幅度縮短,現在研發周期已經縮減到1-2年,生產周期5年?!爱a業發展的必然趨勢是,經過一個階段的百花齊放,大浪淘沙,留下來的都是在某些領域具備獨到技術和優勢的企業。” 張訓海先生表示。目前,臺達機電事業群擁有700多人規模的研發團隊,臺達也一直在持續加大研發力度,關注市場應用,脫離只有硬件產品的桎梏,為客戶應用提供整體解決方案。

智能制造的戰略布局

在《中國制造2025》和工業4.0的引導下,智能制造成為未來制造業發展的重要方向,在可以預見的將來,如果制造水平難以與人民生活型態和消費需求進行對接,很可能會面臨淘汰的命運。因此,臺達也積極投入建構智能制造的生態系統,“機電事業群在這一進程中將扮演極為關鍵的角色”。張訓海先生點明,臺達的智能制造工程不僅要促進企業自身的制造升級,同時也藉由內部需求發展出硬件產品之外的軟件產品和系統整合方案。

未來企業要升級到智能制造水平,需要自動化、數字化、網絡化、云端管理化等技術做支撐,而其中,只有實現經營管理的數字化才能進一步進化到智能化,所以未來自動化廠商除了提供實體系統給客戶外,還要協助客戶進行虛擬系統建置才能得到客戶的信賴。據悉,臺達也一直在這方面大力度投入、積極布局。

作為智能制造重要的智能終端,機器人承擔的重任可謂難以替代。張訓海先生認為,機器人會是未來人類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元素,不論在服務業、制造業、家用、醫療上都會蓬勃發展。臺達機電事業群會把機器人當作未來的戰略性事業來發展,目前臺達擁有多項機器人核心技術,如機器人控制器、伺服系統、機器視覺與多種傳感器?!敖Y合其他現有的自動化產品,可以快捷地為客戶整合出高彈性、易用的機器人工作站,或是以機器人為基礎的自動化生產線,通過臺達綿密的銷售和服務網絡一定有機會在中國市場取得不錯的成果?!睆堄柡O壬鷮τ跈C器人的發展躊躇滿志。

正如張訓海先生所說,臺達機器人采取兩條腿走路的方式已經在眾多領域漸成燎原之勢:一是機器人及機器人工作站,另外是與伺服、運動控制結合做解決方案?!搬槍Σ煌男袠I,提供二次開發的平臺。”在張訓海先生看來,機器人的普及度還會有很大的提升,而現在普及度較低的原因在于各個行業有不同的需求,需要懂工藝的專家深度參與,“這是機器人普及的最后一里路”。另外,機器人的易用性非常關鍵,未來智能工廠體系中,生產線重組將成為常態,機器人必須能夠滿足隨時調整生產線的需求。

雙線并重的營銷策略

隨著市場需求和服務內容的轉變,張訓海先生開始投入較多的資源發展各行業的控制器與應用軟件。同時,臺達機電事業群還有一項重大調整,即將過去二維的組織從產品、技術、行銷三個平臺進行切分重構,構建三維平臺。這一調整不只是組織結構圖表的變化,而是要把具體的組織框架和人員明確,促進人和人之間的互動,在共同的目標和利益下形成緊密的結合度。“所以未來將是產品銷售與行業方案銷售并重來服務客戶?!睆堄柡O壬偨Y到。

2017年對自動化產業而言應該是一個重要的轉折點,自動化產業將由過去單純的節省人力進化到節能、增效、高速化與智能化、高可靠性。所以唯有可提供高速、高精、高質量的自動化產品和解決方案,企業才會獲得更多商機,臺達機電也會朝此方向經營。據了解,臺達機電事業群制定了7個方面的研發方向,重點聚焦于機器人技術、電力電子、運動控制、軟件開發、網絡技術、機電產品等方面。用張訓海先生的話講:“臺達持續鎖定這些行業,沒有兩位數的成長是不滿意的!”

臺達的未來,正是國產自動化品牌的未來。張訓海先生指出自動化行業未來三個方向性細分領域:首先是機器人,順應智能制造對智能機臺的需求而生,機器人是最經濟實惠的智能機臺選項之一;其次是網絡化,新的自動化設備將與制造執行/管理系統鏈接,所有的自動化產品也必須具備高速通訊與聯網能力;最重要的方向是“智能制造”,“中國制造2025”涵蓋范疇既寬且廣,就自動化業與工業產業而言,需要結合各產業長期分工競合而成。張訓海先生斷言:“自動化業者對智能制造具有基礎與經驗,專注在此范疇易有成果,也將有長遠的發展。”


投訴建議

提交

查看更多評論
其他資訊

查看更多

直播定檔!見證西門子與中科摩通聯手打造汽車電子智能制造新范式

光亞論壇·2024 智能產業聚合高峰論壇舉辦!

新訊受邀參加華為Redcap產業峰會,并榮獲RedCap生態合作獎!

2024年斯凱孚創新峰會暨新產品發布會召開,以創新產品矩陣重構旋轉

禹衡光學亮相北京機床展,以創新助力行業發展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