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生產到運營 艾斯本(AspenTech)延展最新技術路線圖
2016年11月10日,在北京現代汽車大廈艾斯本中國總部,數家行業媒體與艾斯本資深專家匯聚一堂,就日前艾斯本2016技術論壇上發布的多項創新型技術展開深入探討。艾斯本產品及市場營銷副總裁JoshFredberg和艾斯本中國區MSC技術顧問總監鄭堅強博士出席交流會,介紹艾斯本在幫助客戶降低成本、提高利潤、提升競爭力方面的最新進展以及戰略調整。憑借多年在流程制造領域的積累,艾斯本領先的軟件系統已經從工藝流程、設計優化、生命周期管理、生產優化等設備/生產管理延伸到維護優化和規范性分析。至此,艾斯本形成了設備-生產-運維全體系的技術路線圖。
艾斯本產品及市場營銷副總裁Josh Fredberg
艾斯本戰略調整:幫助企業實現卓越運營
日前,在北京國際會議中心舉辦的艾斯本技術論壇邀請到能源、化工、制藥、工程設計和建造等流程制造領域的130家用戶、600余名專業人士到會,論壇就突破性的創新技助力用戶在整個資產生命周期利潤最大化展開,以中海油、中石油、中石化、信匯、Ecopetrol、西太平洋石油化工公司、Eni-Versalis等典型企業應用案例為切入點,詳細展示了艾斯本aspenONE®在先進過程控制(APC)、制造執行系統(MES)和石油供應鏈(PSC)方面的先進技術。“艾斯本擁有35年化工領域的技術積淀,在能源利用、生產部署與維護、大數據與效率提升、生產計劃與調度同步等方面都有很強的方案能力。”JoshFredberg對于艾斯本在流程優化和資產管理方面的能力非常自信。
艾斯本向企業運維和資產管理延伸是其重要的戰略變化,這一變化源于全球工業的戰略轉型。JoshFredberg指出,在化工行業、能源行業的工程設計、建筑設計等方面都出現了共同的挑戰:過去,這些行業投入大量資金提高產能;現在,更加關注投資回報,希望實現卓越運營。目前化工行業主要面臨四大關鍵問題:首先是資產利用率,化工行業總體數值只有60%;其次是市場供應過剩,效率最高、機構最精的企業更有競爭力;第三是環境安全,這是十三五規劃的重點關注領域;第四,對于人才和效率的重視空前提升。“客戶面臨的挑戰是多樣的,艾斯本主要在工程模擬、工廠制造運營、供應鏈管理,以及設備的維護保養方面應對,根據客戶的訴求點,以技術創新為基礎,幫助全球用戶實現價值,實現行業的最佳行為模式。”
生產規劃和工作調度同步是提高企業運營效率最為重要的環節,AspenUnified軟件著重同步這方面的事務,“其中,購買哪種原材料,以及生產什么樣的產品都需要進行決策優化,艾斯本的軟件同步數據、同步界面,無論在規劃、工程設計,還是生產調度,甚至交易,都能夠通過我們在全球范圍內的最佳實踐建立成熟度模型,幫助客戶決策。”Josh Fredberg以PETRONAS公司為例,其成熟度由一級提高到三級后,每年提高利潤達到850萬美元。
“降低能耗同樣是艾斯本的目標,在本次論壇上,智能制造是核心話題,我們的技術能夠幫助客戶有效降低能耗,例如SCG化學公司,通過利用艾斯本的產品,降低了24%的能耗。”Josh Fredberg介紹艾斯本在降低能耗和減少碳排放方面的重要作用。
艾斯本2016技術論壇在北京國際會議中心成功舉辦
艾斯本研發特質:面向未來的數據科學+35年流程行業專注
對于中國市場的重視,一方面來源于快速成長的市場,一方面來源于中國客戶的創新性。“我們對于中國客戶的合作感到非常振奮。”JoshFredberg這樣評價。他說,在本次論壇上,邀請到53家客戶發表演講,他們帶來了行業中的最佳范例,其中客戶講到的工程模擬、可靠性方案、制造執行等方面,均有非常高的價值。
在中國,艾斯本在上海的實驗室有100多人的規模,并且還在不斷加大投入,“實驗室主要承擔本地化的研發職責。”鄭堅強博士介紹。據了解,艾斯本在設備運營維護方面發布了全新的技術,利用了強大的流程模型來幫助客戶預測和解決工廠運營維護方面的問題。“該技術綜合了大數據、物聯網和人工智能等方面的關鍵技術。”鄭堅強博士指出新產品的技術優勢所在。在收購Fidelis后,艾斯本在實現預測性分析和量化分析方面的能力有了進一步的提升。
JoshFredberg在介紹艾斯本優勢時強調:“首先,艾斯本關注流程行業有35年以上的歷史,對原料、工藝、市場都十分了解,非常清楚如何將這些技術融入客戶的工作中,為他們創造競爭優勢;另外,艾斯本是一家純軟件公司,我們關注的是客戶工廠整個生命周期,從工廠最初的建造設計,到運營,以及運營的維護全程覆蓋。”AspenHYSYS和AspenPlus兩款產品既可以找到工廠在穩定運營狀況下所有的瓶頸,同時還可以預測整個工廠可能出現的問題。“我們的客戶通過采用這樣的產品,公司的資本投入降低了5%,同時產能提高了2-3%。”Josh Fredberg舉例證明依靠艾斯本先進模型實現了流程優化的實際效果。
鄭堅強博士進一步闡述化工企業資產管理的重要性:“就資產安全角度看,化工企業屬于重資產、重資金類型。每年的非計劃停產、運維故障造成的損失全球總計有200億美金。我們開發這些建模軟件、模擬軟件、供應鏈軟件的目標就是要盡量減少這些損失。”數據量大是化工領域的顯著特點,艾斯本有35年工藝建模和工程建模能力,并于近期收購了一家面向工業的機器自學習技術公司,把大數據技術跟建模經驗經驗結合在一起,推出一款標志型新品——AspenAsset Analytics。Asset Analytics包括三個部分的主要內容:一是ColumnAnalytics,是對不同的設備有一種分析方法,這部分更多是關注工藝建模技術;第二部分是PatternDiscovery,是模式識別或者模式搜索技術,這是基于最新的大數據技術來支持;第三Root-CauseAnalysis,是把模型技術和數據技術結合在一塊,變成一個強大的分析的解決方案,主要是設備維護、設備故障分析,就是故障根原因分析。
JoshFredberg非常推崇艾斯本的“最佳實踐”理念,客戶需要了解最新的技術,因此艾斯本會提供很多類型的培訓,更好地實現技術帶來的價值。“只有技術得到恰當的應用才能真正實現價值。我們會和客戶一起制定合作規劃,幫助客戶的工作團隊提高技術能力,提高專業知識。”這是“價值”的外延,其內涵則是JoshFredberg提到的“知識自動化”,軟件系統架構和自帶的Know-How已經深入到產品本身,經驗不足的年輕工程師能夠得到很多的指導和建議,讓他們和資深工程師一樣具備同樣高的技能和效率。“這樣的系統也能夠防止高技術人才流失或者退休后,專業知識和經驗的流失。”
加強產品的“易用性”也是艾斯本追求的目標,“新技術可以‘即裝即用’,客戶即使是提前幾天了解該產品,只要利用幾小時的安裝時間就可以無縫銜接,不用停工停產,實現高效轉化。”Josh Fredberg分析了這一優勢的來源:“我們的技術發展更加深入,從關注具體的設備和某環節的績效,擴展到關注工廠總體的績效和整體網絡的績效,將工廠的不確定因素也加入分析。”
“中國的客戶可以說在世界范圍內也是最具創新力的群體,中國的企業也非常具有開拓精神,非常靈活,比其他地區的企業能夠更快地調整自己,適應新情況。在中國經濟面臨變化的時候,中國的企業需要過渡,把更多的重點放在卓越運營、提高效率方面。我們希望能跟他們一起抓住機遇,實現飛躍。”JoshFredberg的總結也表露了艾斯本對于中國市場的重視和信心。

提交
100%中國本土研發生產,江森自控以EasyIO Neo Series樓宇自動化系統持續推進本地化戰略
Pickering將在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CIIE)上推出一款革命性的雙刀舌簧繼電器,極大節省PCB空間。
帝人集團在2024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上舉辦技術演講會
融合巴伐利亞傳統,TÜV南德2024年廣州啤酒節圓滿落幕
TÜV南德成功舉辦人工智能暨企業管理主題論壇,賦能企業智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