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控網首頁
>

新聞中心

>

人物專訪

>

英飛凌:顏值爆表 依然用“芯”陪你上天入海

英飛凌:顏值爆表 依然用“芯”陪你上天入海

2016/3/25 10:37:31

文/gongkong史虹

在全球市場環境低迷、制造業深度調整的2015年,眾多老牌國際工業巨頭舉步維艱、愁容慘淡,而有這樣一家公司卻顏值爆表:全球營收增長34%,運營利潤增長45%。她的“芯”在智能手表里幫助測量心率,也在智能汽車里幫助提醒司機不要瞌睡,還在眾多工業控制和驅動系統里上天入海。她就是德國最大的半導體公司——英飛凌。

在工業領域,高顏值從來靠實力,上天入海更絕非一日之功。根據國際權威調研機構IHS的報告,預計2014年至2019年全球半導體行業增長最快的應用領域分別是工業功率控制、汽車電子以及智能卡芯片。這與英飛凌專注的三大業務領域高度吻合。憑借著強大的創新實力,英飛凌在汽車電子,工業功率控制以及智能卡芯片與安全領域一直保持著市場領先地位,工業功率控制更是排名第一。2015年,即使在未計入收購業務和按匯率波動進行調整的情況下,英飛凌營收的增長也明顯高于8%的長期目標,而公司四大事業部——汽車電子、工業功率控制、電源管理及多元化市場、智能卡與安全,均實現了營收的增長。

英飛凌科技(中國)有限公司總裁兼執行董事蘇華博士將公司在2015財年取得的兩大主要成就歸功于兩點:成功收購了國際整流器公司,從而進一步鞏固了英飛凌在功率半導體市場的領先地位;立足于英飛凌“從產品到系統”的戰略,及早地發現了市場上的機會和趨勢,從而快速靈活地為客戶提供新的解決方案。

在中國市場,英飛凌2015年實現了13億歐元的營收突破。作為英飛凌中國第一個本土老大,如此高起點的業績,蘇華未來的壓力是顯而易見的。蘇華坦言未來的主要挑戰是:“如何做中國政府和企業信賴的本土合作伙伴。”當然,英飛凌也面臨著巨大的機會:2014年中國進口最多的是芯片,而石油才排在第二位。蘇華相信,通過助力“中國制造2025”、關注高增長市場、加強與本土企業的合作、建設生態圈等“與中國共贏”戰略,英飛凌會抓住這一潛力無限的市場。

 

英飛凌科技(中國)有限公司總裁兼執行董事蘇華博士


助力“中國制造2025” 搭建本土生態圈

當“中國制造2025”從政策出臺到方案細化一步步落實,全球的實力企業都希望在這一輪產業振興中盡展所能。自1995年進入中國市場以來,英飛凌一直受益于中國經濟的高速增長、以及政府高度重視新能源等領域的政策導向。在這二十年中,英飛凌在本土的布局和投資已經達到一定規模,包括在國內12個城市設立了辦公地點、3個工廠、3個研發中心、1個物流中心以及近2000名員工等。在工業4.0的新時代,英飛凌有實力也有意愿助力“中國制造2025”。作為德國工業4.0的理事會初創成員和踐行者,英飛凌自有工廠是世界上最尖端的晶圓制造自動化工廠,而其無錫的安全芯片后道智能制造項目被評為“2015無錫物聯網十大應用案例”,其示范和借鑒意義不可小覷。

助力中國制造的另一個體現是幫助本土企業走向世界。近年來中國的對外投資增速快于吸收外資速度,已經成為對外投資國。英飛凌是德國最大的半導體公司,在全球各地,尤其是經濟發達的歐美、日本和快速成長的亞太地區都設有運營網絡。在與中國客戶的合作中,英飛凌不僅幫助客戶在本土不斷成長,也積極利用自身在其他國家和地區的最佳實踐經驗,支持本土客戶走出去,成長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跨國企業,實現共贏。在中國本土,除了提供給客戶業內最先進的產品和技術,提高客戶的全球競爭力,英飛凌設計了一整套服務項目,包括人力資源部門、采購部、運營部等全面涵蓋公司價值鏈上的各個業務活動,與中國客戶分享全球最佳實踐經驗。

如果說傳統的商業模式拼的是企業內部的核心競爭力,那么新的商業模式無疑將是生態圈的競爭。在半導體領域,傳統的商業模式是半導體廠商和零部件廠商聯系,零部件廠商再尋找系統供應商,然后系統供應商再找到終端客戶;獨立的科研機構也會和各個上下游的合作伙伴點對點的溝通。而英飛凌正在努力打造的新型商業合作模式是:由英飛凌搭建一個平臺,使終端客戶、產業鏈上下游、合作伙伴、政府、協會、科協機構等都在同一個平臺上自由地交流,互相分享新技術,共同推進研發的項目。據蘇華介紹,早在2010年,英飛凌就開始搭建本土生態圈。“我們希望通過搭建本土生態圈,繼續加強與本土企業的合作,與產業鏈上下游共同應對挑戰。”


持續關注新興行業 攜手價值提升

在物聯網平臺和技術的支持下,許多行業都正向智能化升級,甚至脫胎換骨,新興行業和機遇正不斷涌現。憑借在汽車電子、功率半導體以及安全芯片的全球領導地位和技術,英飛凌持續關注新興行業的智能化、高能效和安全性機會,如實現汽車智能化必不可少的高級駕駛輔助系統、雷達技術以及聯網汽車的安全防護等。

新興市場的變化日新月異,英飛凌希望與時俱進地引領行業發展趨勢。在近年大熱的機器人、無人機、智能汽車、智能家居、智慧城市、可穿戴設備、充電樁以及各類電動車等領域,英飛凌都有所建樹。

如在可穿戴設備方面,英飛凌和歌爾聲學近日共同推出兩款高分辨率、高集成度光學傳感器。該光學芯片可滿足可穿戴設備中的心率和脈搏血氧飽和度監測應用對于精準測量、體形小巧以及超低功耗的要求。該傳感器解決方案可讓耳機、健身腕帶和智能手表等可穿戴設備擁有一流性能。

而在智能汽車領域,英飛凌與科世達合作推出了基于攝像頭且融合英飛凌專業技術的駕駛員輔助系統。這套新系統專為輔助駕駛員而設計,它能檢測到駕駛員是否有打瞌睡跡象或注意力不集中。若遇此類跡象,汽車會快速準確地做出響應,如振動座椅或發出警告音。全新駕駛員輔助系統包含一套3D攝像系統,其核心部件是英飛凌Real3? 3D圖像傳感器芯片,可以幫助減少交通事故,提升城市道路交通的安全性。

即使在艱難轉型的傳統工業領域,英飛凌也因對新趨勢的準確把握而逆勢增長:2015財年其工業功率控制事業部的營收增長24%,達9.71億歐元。據英飛凌工業功率控制事業部中國區負責人于代輝先生介紹,2015年盡管制造業市場不景氣,但工業功率控制的應用也不乏亮點,如家電變頻化趨勢帶來的智能IGBT模塊(IPM)新市場等。而通過收購國際整流器公司和LS Power Semitech,英飛凌豐富了面向這一領域的產品組合,適時抓住了這一機遇。即使在變頻器、太陽能等需求萎縮或行業動蕩的市場,也有匯川、合肥陽光等領頭羊通過系統附加值的提升而穩健前行,而英飛凌也一直在攜手客戶尋求差異化競爭,共同面對市場壓力。


投訴建議

提交

查看更多評論
其他資訊

查看更多

直播定檔!見證西門子與中科摩通聯手打造汽車電子智能制造新范式

重磅議程搶先看|揭秘行業熱點,引領技術潮流

光亞論壇·2024 智能產業聚合高峰論壇舉辦!

新訊受邀參加華為Redcap產業峰會,并榮獲RedCap生態合作獎!

2024年斯凱孚創新峰會暨新產品發布會召開,以創新產品矩陣重構旋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