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控網首頁
>

新聞中心

>

人物專訪

>

郭孟榕:雙輪驅動下的海得轉型記

郭孟榕:雙輪驅動下的海得轉型記

——— gongkong專訪上海海得控制系統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郭孟榕
2015/4/23 9:37:09

   gongkong舉辦的“2015CAMRS中國自動化年會”,上海海得控制系統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郭孟榕喜獲“經營管理”獎。今日,讓我們走進這位工業自動化的行業之星,看他如何笑看“云卷云舒”,如何頂住下行壓力,造就海得發展的新引擎。

2014年,中國深化改革的元年。經濟的下行壓力引發了一系列的多米諾骨牌效應,自動化領域也概莫能外。業績持續增長,成為自動化企業無法回避的壓力。重壓之下的改變之道,究竟能為業績增色多少,數字或許有一定說服力。

成立于1994年的海得控制,主營工業自動控制和電氣工程業務。在自動化領域征戰多年,海得從工業自動化產品分銷,逐步切入到電力、市政交通和機械制造等行業的工業自動化系統集成市場。然而2007年海得成為工控渠道和系統集成領域第一家上市民營企業后,中國經濟開始低迷而多變。不進則退,如何逆勢轉型,成為擁有獨創產品技術和市場定位、具備核心競爭力的解決方案提供商,是海得,也是眾多工控企業的求索。

 

 

雙輪驅動差異化市場

2008-2012期間,海得業績遭遇低谷,承受了來自資本市場較大的壓力。著眼于上市后公司長期可持續發展的需要,海得管理層在總結歷史發展優勢的基礎上,確立了協同、聚焦的公司發展戰略。

轉型之旅開啟,然而要找到合適的方向,明確戰略定位并非易事。“首先看是不是風口,其次看行業里的競爭對手,看自身能否有競爭力,最后看有沒有資源可以整合,”郭孟榕認為這其實是市場倒逼機制。

最終,海得確定了大功率電力電子和工業信息化兩個產品平臺方向,并融合進選定的細分行業。同時,利用IPO募集資金,通過持續的壓強式研發投入,海得初步建立起以自有技術為核心,以自主產品為特征的公司發展戰略的轉型。

產品方面,海得首先注重的是平臺統一性。自動化和信息化平臺,從信息處理設備、應用傳輸、控制系統,都有清晰的開發計劃;而大功率電力電子平臺,則覆蓋了從發電到節能再到儲能的產業鏈產品,階梯式發展。

商業模式上,郭孟榕認為傳統的工業化靠大批量標準品覆蓋市場,這種模式在早期項目多、市場鶯歌燕舞時看不出弊端。而未來隨著國內消費水平提升,在標準平臺上做細分市場,找到客戶痛點并以此定制化產品和解決方案,才有出路。

投巨資打造自己的標準化研發平臺,多維度的技術和產品布局,細分行業和應用的深入梳理和反復探索……六年韜光養晦,海得終于在細分領域打破國外技術壁壘和高端控制產品壟斷,在新能源領域的耕耘也進入“收獲”期。

2014年,短暫低谷后的海得交出一份漂亮的“成績單”,取得50%以上的高速增長。于谷底中強勁反彈的海得,在自動化市場中角色已從傳統的自動化渠道商和集成商,轉型成具有核心技術的平臺產品供應商。郭孟榕相信未來幾年,海得仍將以50%以上的增長高速發展。

 

標準平臺定制化產品

面向未來的工業4.0時代,郭孟榕認為,信息化與存量市場將成為海得的掘金點。

“未來一定是存量市場而非新增市場的世界。”郭孟榕認為,中國存量市場,升級改造是痛點,而海得恰好抓住了這個機遇。中國自動化市場經過二十年建設發展,存量市場規模驚人,升級、改造、維保將蘊藏巨大的增長空間。而自動化、信息化的升級換代并非簡單的模塊替代,而是要找到客戶的痛點,以差異化敲開客戶心門。

當下大熱的“工業4.0”在德國有其先進的制造業基礎,而中國制造業更為復雜和多層次:有工業2.0的機械化、工業3.0的自動化,目標是工業4.0的個性化。郭孟榕認為,隨著國內消費水平的提升,以標準化產品覆蓋客戶的應用需求的產業模式將難以響應百花齊放的個性化需求,中國制造業必須通過數字化、信息化等技術實現從標準化到個性化、差異化的轉變。“我們現在所談的是批量個性化,而未來將會是個體個性化。海得就在這個機遇中尋找差異化。”

標準和定制本相互矛盾,而細分市場又涉及到資源投入和客戶定位。海得則在標準化平臺上做細分化的應用,通過同一平臺解決90%的需求、定制開發解決10%的問題,實現批量的個性化。“定制化產品、標準化平臺、細分化市場”,這就是郭孟榕帶給海得轉型的核心理念。

差異化體現在市場細分,最終則需要落腳在產品上。在市場普遍熱衷小功率電力電子產品時,海得獨辟大功率電力電子的藍海。而自動化方面,海得則注重自動化和信息化結合。

在自動化信息化方面,海得已形成了自己差異化、梯隊式的打包產品鏈:在信息層,海得工業高可靠服務器,通過服務器搭載應用;MES則開放平臺,建立應用生態。在信息傳輸層面,海與百通合作,成立合資公司;此外海得也在積極聯合業界廠商開發信息安全產品。向下延伸至控制層面,海得在中型PLC嵌入了行業應用、工藝模塊,在工業平板電腦則嵌入監控軟件。而現場層的傳感器,海得在圖像傳感和控制領域已經有很好應用。

 

重壓下的改變之道只有親歷者才能體會:不斷的學習、建團隊、建體系,經歷多次碰壁-總結經驗教訓-改進提升的循環,六年光陰,海得終于進入了自主發展的快車道。更重要的是,海得人加深了對公司發展的理解,更自信于市場變化中的成長。(GK-SH,PY)

 

 

投訴建議

提交

查看更多評論
其他資訊

查看更多

直播定檔!見證西門子與中科摩通聯手打造汽車電子智能制造新范式

重磅議程搶先看|揭秘行業熱點,引領技術潮流

光亞論壇·2024 智能產業聚合高峰論壇舉辦!

新訊受邀參加華為Redcap產業峰會,并榮獲RedCap生態合作獎!

2024年斯凱孚創新峰會暨新產品發布會召開,以創新產品矩陣重構旋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