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馬:靈感中革新 拓展中前行
——— 專訪柯馬中國及東南亞區總裁 Stefan SACK 博士
2014/7/28 22:33:25
2014年6月18日,埃森焊接與切割展于北京新國展舉行,作為焊接與切割領域機器人代表性企業之一的柯馬機器人(以下簡稱柯馬)一如既往地參與了此焊接與切割界的盛會,并同時展出柯馬機器人產品在自動化工程領域的靈活性及精準性。展會期間,柯馬中國及東南亞區總裁 Stefan SACK 博士接受gongkong記者的獨家專訪,并就柯馬最新產品、機器人未來發展趨勢、機器人市場發展狀況等問題闡述自己的見解。
圖1:柯馬中國及東南亞區總裁 Stefan SACK 博士
Smart Racer:極速靈感 無限超越1976成立于意大利都靈的柯馬是世界上最專業、規模最大的汽車裝備供應商之一,其業務范圍包括車身焊裝、動力總成、汽車工程、機器人、飛機制造與綠色工程、工業服務等,覆蓋了汽車,航空,工程機械,鐵路,新能源等諸多行業。以汽車行業為代表,從汽車的產品到工藝設備的設計,柯馬覆蓋包括沖壓、焊裝、總裝的工藝及動力總成車間的機加與裝配等一整套汽車開發與生產過程,并且具備為整廠級的工程項目提供交鑰匙服務的能力。
在此次埃森焊接與切割展中,柯馬“Smart Racer”機器人的亮相無疑成為柯馬展臺的吸睛之筆。Smart Racer有效負載為7kg,最大作業范圍達1.4m。這款機器人采用最現代技術設計和制造,融入了柯馬中空腕機器人技術的同時注重設計程序和線體研究等細節的強化。于此同時,Smart Racer體積較小、并憑借低比值和革新的軟件成為世界上同類機器人中最快速的一款。目前,該款機器人被廣泛應用于物料運輸機床上下料及焊接等過程.對于要求高速度和高精確并極大減少工作周期時間,實現最佳性能。
“Smart Racer奪目的紅色及極速的操作讓人不禁聯想起馳騁在跑道上的法拉利賽車,這也是該款機器人設計的靈感所在。” Stefan SACK 解釋道。據Stefan SACK 介紹,柯馬已在中國昆山成立機器人研發中心,以期為中國本土客戶提供產品及相應的解決方案。Smart Racer是柯馬機器人家族中第一款供應全球客戶并在中國制造的機器人。Stefan SACK表示,未來,柯馬將會有更多的機器人型號在中國生產,并以中國作為輻射點將機器人產品銷至各國。
圖2:SMART RACER 機器人
市場擴張:本土發力 跨行涉獵中國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伴隨中國經濟的飛速增長及柯馬中國的羽翼逐漸豐盈,柯馬中國在柯馬全球的戰略過程中處于重中之重的地位。柯馬江蘇昆山投廠足以證明柯馬對中國市場的青睞。柯馬始終堅持人才、生產及技術的本土化,于人才發展而言,柯馬的技術、管理等工作人員都采用本土人員,以提供更快,更迅速的服務;于產品發展而言,柯馬堅持產品本土化生產,并加大本土技術研發力度。
汽車行業是柯馬的主要戰場,目前,柯馬已與中國本地客戶建立了穩固的合作關系,在動力總成、車身焊裝、汽車工程、機器人、工業服務等領域與上海通用、上海大眾、奇瑞汽車、東風集團等眾多國內外汽車制造商有著廣泛合作。為此,Stefan SACK坦言:“柯馬未來將會關注鞋,煙草等自動化程度較低的行業,在保障機器人安全性的同時向更多細分領域拓展,并加強與其它領域的企業伙伴合作。”
未來展望:加大投資 技術革新
自2010年開始,我國24~30歲年齡的人口比重明顯下降,在未來,這個趨勢會更明顯。要使人力成本資源得以控制控制與保證企業良好運營相得益彰,自動化則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中國的自動化市場在經歷了前幾年的寒冰期之后,如今進入平穩發展期。同時,國家大力推動節能環保、新能源、物聯網等新興產業的發展,以及調整產業結構、制造業轉型升級等重大戰略也催熱了中國自動化市場。Stefan SACK對中國自動化市場的前景頗為看好,他坦言,伴隨工廠自動化程度的提高以及產品成本、市場的激烈角逐,加強對自動化領域的資金及技術投入是勢不可擋的趨勢。
關于機器人的技術發展,Stefan SACK認為,在保障機器人安全性的前提下,智能化、柔性化是機器人技術未來的發展方向。舉例而言,單臂機器人的協調性在裝配線上達不到要求,雙臂機器手技術的靈活性將會更高,并且基本可以替代人工,做所有的工作。除此之外,未來的機器人技術將在通信、感知、處理、移動、意識、操作這六個方面突破,以得到全方位的技術融合,達到最好效能。
過去,柯馬的機器人飛速發展;現在,伴隨中國制造業的破冰回暖,柯馬機器人自當迎頭而上,為自身發展創造躍遷良機,繼續占領行業高地。(GK-CJT)

提交
查看更多評論
其他資訊
工匠精神·柯馬基石 | 柯馬動力總成裝配調試技師王建敏榮獲上海“生產性服務業企業十大優秀匠人”
柯馬機器人榮獲恰佩克“最佳工業設計獎”
柯馬中國大連分公司喬遷新址
柯馬在第四屆汽車先進制造技術峰會發表精彩演講
新聞速遞 | 柯馬攜創新復合激光焊接技術亮相上海光博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