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態軟件升級加快,自動化與信息化中間軟件層漸成氣候
隨著工業自動化水平的迅速提高以及制造業信息化大趨勢的推動,企業對自動化的要求越來越高;工業領域生產線上種類繁多的控制設備和過程監控裝置的普及應用,使得工業控制軟件的重要作用愈加顯著。在工業自動化軟件大家庭中,組態軟件屬于基礎型工具平臺,具有系統間承上啟下的延伸功能和很高的產業關聯度,用戶可以根據控制對象和控制目的任意“組態”,完成最終的自動化控制任務。因其靈活的應用方式和廣闊的市場需求,目前組態軟件市場尚處于快速發展期。
組態軟件給工業自動化、制造業信息化帶來的影響是深遠的,這種影響伴隨“兩化融合”的深入仍將持續。gongkong預測,未來三年中國組態軟件市場將延續穩定增長態勢,增速保持在10%。
行業應用需求穩中有升
2012 年中國組態軟件市場規模達5.7億元,同比增長5.6%,項目型市場應用規模增長7.6%,達到5.1 億元,以89.5%的份額占據絕對主導地位;OEM 行業組態軟件市場應用規模下滑9.1%,為6,000 萬元,鑒于OEM 行業市場份額較低,需求下滑對整體軟件市場影響不大。整體來講,組態軟件的市場需求依然相對穩定。
2012 年,組態軟件應用的項目型行業中,除冶金、礦業、建材和造紙行業受產能過剩、控制總量和調整結構相關政策影響,應用規模同比下滑外,在其他項目型行業皆有不同程度的增長,其中市政和公共設施行業以超過20%的增長速度,成為拉動項目型市場增長的“主力軍。
組態軟件是工業應用軟件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發展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約,但歸根結底,市場應用的需求對其發展起著關鍵的制約作用;而國家政策主導著行業市場的應用方向。
2012 年6 月,國家發改委公布了《“十二五”節能環保產業發展規劃》,提出到2015 年我國節能環保產業總產值達到4.5 萬億元,利好政策將不斷推動節能環保行業快速發展;十八大報告全篇提及城鎮化多達7 次,新型城鎮化已成為拉動我國經濟增長的重要戰略,引發的投資增長還將緩解市政、建材、工程機械等行業的發展壓力,拉動內需城鎮化蘊含著巨大的潛力;2012 年1 月,國家發改委發布了《食品工業“十二五”發展規劃》,指出到2015 年,食品工業總產值達到12.3 萬億元,增長100%,年均增長15%。受國家政策的引導力影響,未來中國組態軟件的行業發展機會主要集中在節能環保、城鎮化及食品飲料等與民生相關領域。
國際巨頭勢頭不減,本土企業緊隨其后
雖然組態軟件的市場潛力巨大,但是供應商們要想跟上這個市場的發展步伐卻并非易事。一方面,用戶的應用水平不斷提高,對組態軟件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另一方面,要求組態軟件廠商具有前瞻性地新功能、新產品研發能力。因此市場巨大并不代表所有從事組態軟件開發的供應商都有均等的機會 。
2012 年受硬件市場需求下滑影響,與硬件捆綁銷售的組態軟件難以幸免于難,因此綜合性供應商的軟件業績多呈小幅下滑之勢;而專注于自動化軟件市場的專業化軟件供應商則依靠新興行業開發、傳統行業深耕以及不斷豐富的產品優勢,仍保持了較高速度增長,領跑2012 年組態軟件市場。
國際老牌供應商市場競爭實力表現強勁,中國本土供應商緊隨其后,并已經開始搶占一些高端市場,所占比例在逐漸增長。
Wonderware憑借其強大的用戶基礎,專于軟件產品的市場定位,依靠食品飲料、煙草等行業的強勢拉動,OEM 行業拓展的銷售成果,ArchestrA®System Platform 2012 R2 軟件產品的擴充,穩居業界第一的寶座。
GE、Siemens、亞控和力控分列二至五位。TOP5 供應商占據了57.7%的市場份額,說明市場集中度較高。
GE 在2012 年優化軟件渠道管理,有效拓展制藥、交通冶金、食品飲料等行業市場,取代西門子位列第二位。
亞控科技作為本土組態軟件市場的龍頭企業,憑借其較為豐富的產品線,在市政、環保及食品飲料等領域全面滲透,提供通用版及面向行業整體解決方案的多種選擇,不斷積累用戶擴大市場,銷售業績同比增長22.4%,為同行業供應商之最,達到了6,000 萬的歷史最好水平。
力控科技憑借多年來面向行業整體解決方案的積累,其行業組態軟件電力版、環境保護版、石油化工版等增勢良好,且最新推出的ForceControl V7.0豐富了產品,銷售業績同比增長5.3%,取代Rockwell位列市場第五名。
經過十多年的發展,中國本土組態軟件供應商在技術、市場、服務方面已趨于成熟,形成了比較雄厚的市場和技術積累,具備了與國外對手抗衡的本錢。只要在后續技術創新、延長軟件產品線上能夠滿足用戶日益增長的各種需求,并保持原創性和創新性的長盛不衰,本土廠商會逐漸在市場上取得主動,成為組態軟件市場的主導者。
承上啟下,中間軟件層漸成氣候
自動化與信息化融合步伐加快,迫切需要一種介于生產與管理之間的承上啟下的連接平臺。組態軟件處于監控系統的中間位置,向上、向下均具有比較完整的接口,在自動化系統中始終處于“承上啟下”的地位。因此對上、下應用系統的滲透能力也是組態軟件的本能優勢:向上其管理功能日漸強大,在實時數據庫及其管理系統的配合下,具有部分MIS、MES或調度功能;向下日益具備網絡管理(或節點管理)功能。
基于中國企業轉型升級對工廠可視化的需求、節能監控等應用需求的市場驅動,順應《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十二五”發展規劃》重點發展工業軟件的利好政策,作為工廠級底層軟件的組態軟件,未來會有更大的發展空間。
1、軟件演變為平臺利于二次開發
組態軟件正逐漸成為協作生產制造過程中不同階段的核心系統,無論是用戶還是硬件供應商都將組態軟件作為全廠范圍內信息收集和集成的工具,這就要求組態軟件大量采用“標準化技術”,使組態軟件演變成軟件平臺,在軟件功能不能滿足用戶特殊需要時,用戶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進行二次開發。組態軟件采用標準化技術便于將局部的功能進行互連,在全廠范圍內,不同廠家的組態軟件也可以實現互連。
近年來,一些與組態軟件密切相關的技術如OPC、OPC-XML、現場總線等技術也取得了飛速的發展,這是組態軟件向著“軟件”角色不斷發展不斷提高的有力支撐。
2、與生產制造和管理信息系統整合
ERP 是國內炙手可熱的話題,但目前的ERP 主要應用在企業管理等方面。在國內外的企業生產中,還沒有多少企業能夠將生產信息和ERP 系統整合到一起,使生產效率和市場效益最大化。如何使實時歷史數據能夠進入企業信息管理系統,是現代信息工廠迫在眉睫的需求。隨著大型數據庫技術的日益成熟,全球主要自動化供應商已開發了相關平臺,為組態軟件逐漸向著生產制造和管理信息系統整合方向發展提供了大環境。
3、個性化方案與大規模定制并行不悖
市場應用的多樣性需求,對組態軟件的性能指標、使用方式、接口方式都提出了新的要求。這些需求對組態軟件系統結構帶來巨大沖擊的同時,對其發展也起到了關鍵的促進作用。
全球組態軟件供應商大多基于微軟的Windows 平臺,技術也類似,產品功能上難以形成巨大的差距,不可能產生壟斷性的核心技術,即決定性的技術優勢已經難以建立。用戶要求的多樣化,決定了不可能有哪一種產品囊括全部用戶的所有應用要求,因此最終用戶的需要始終圍繞“組態”和“定制”,所以,個性化方案和服務在競爭中顯得日益重要。隨著現代工業“小批量、多品種”特征的市場實際狀況,今后的組態軟件將朝著針對特殊行業和生產過程大規模定制的并行方向發展。
后工業化時代,軟件是自動化系統的核心與靈魂,組態軟件因為具有很高的滲透能力、擴展能力和產業關聯度,其承上啟下的開發功能將越來越多地體現出自動化系統的真正價值。不管從橫向還是縱向看,一個自動化系統中,組態軟件日益滲透到每個角落,所占比重正逐漸提高,未來將在自動化系統與管理信息系統的接合點發揮橋梁紐帶作用。
內容詳見:
《2013年中國組態軟件市場研究報告》

提交
直播定檔!見證西門子與中科摩通聯手打造汽車電子智能制造新范式
重磅議程搶先看|揭秘行業熱點,引領技術潮流
光亞論壇·2024 智能產業聚合高峰論壇舉辦!
新訊受邀參加華為Redcap產業峰會,并榮獲RedCap生態合作獎!
2024年斯凱孚創新峰會暨新產品發布會召開,以創新產品矩陣重構旋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