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能行業“光熱示范項目”遍地開花
我國“光熱示范項目”遍地開花,很多地方政府力推太陽能示范項目,甚至強制要求建筑物安裝和使用太陽能熱水器,2009年,太陽能熱水器還被納入“家電下鄉”政策中。然而,這一系列的政策舉措并未取得預想的效果。
從事建筑行業的人很清楚,在建筑物特別是高層建筑物上安裝和使用太陽能熱利用設備并不是想象的那樣簡單。太陽能熱水器如果要在建筑物上使用,那就必須在設計和制造上符合建筑規范,使用壽命必須能保證。但相反,太陽能熱水器屬耐用消費品,使用分散,自身的結構和技術特點決定了它很難與建筑物特別是樓宇結合,尤其是在城市樓宇建筑上使用是很不適合的,既有安全問題,也有質量保證問題,更影響市容市貌。特別是全玻璃管太陽能熱水器在北方冬季使用還存在低溫限制問題。
其實,真正在城市推廣較多的另一種光熱產品是“太陽能集中供熱裝置”。
“太陽能集中供熱裝置”是在太陽能熱水器的技術基礎上發展起來的,盡管它也屬于低溫太陽能熱利用產品,但它從設計之初就力求符合建筑要求和建筑規范,因此近年來發展很快。
政府實施“光熱示范”的目的是為了實現節能減排,是為了推廣可再生能源的使用,因此,選定的光熱示范項目就應具有標識作用,具有可推廣、可復制的作用。“光熱示范”絕不只是安裝幾臺太陽能熱水器,安裝幾個太陽能光伏板,應根據太陽能的特殊性以及光熱產品的技術特點和當地實際情況實施“光熱示范”,切忌盲目性,更不應搞形式主義。顯然,強制要求安裝太陽能熱水器是錯誤的,而科學、規范地安裝和使用太陽能集中供熱裝置,以及在農村推廣太陽能熱水器則應該給予政策支持和鼓勵,藉此不斷提高節能減排和可再生能源使用比重,改善農民生活。總之,我們應根據太陽能光熱產品特點和適用對象來制定政策。
當然,這里也包括正確對待中小企業生產的太陽能熱水器產品。這其中主要的原因在于,目前我國的太陽能熱水器零部件生產高度專業化,熱水箱、集熱管、閥門,甚至架子都有專門廠商制造,組裝加工很容易,市場進入門檻不高,不需要投資建立專業化生產線,因此,盡管政府支持不多但發展很快。從某種程度上講,目前的太陽能熱水器只是簡單的組裝組合,一些中小企業只要購買這些零部件組裝,貼上自己的牌子,并有專業人員給用戶安裝使用就可以了。
此外,專業太陽能熱水器廠(自成體系,大而全)與小企業分散組裝的產品銷售價格差別很大。更有甚者,一些大企業自喻“高雅”,堅持“高價”銷售模式,在產品出現問題后,服務還跟不上,總是引來消費者投訴。相反,越是當地的小企業距離消費者越近,售后服務方便,價格便宜,這就使中小企業的太陽能熱水器在中小城鎮和農村相對具有競爭力,而專業廠的技術水平雖然相對較高,但價格高、服務差,在農村市場必然失去競爭力。這也是太陽能熱水器在家電下鄉政策中受益不多的重要原因。
的確,我們不能否認太陽能熱水器是光熱行業的重要組成部分,雖然不被資本市場看好,但它確實為我國的節能減排做出了突出貢獻。這一點毋庸置疑。值得注意的是,在我國,同屬于光熱行業的太陽能熱發電以及太陽能工業熱利用產業卻沒有發展起來。顯然,大家對這兩種產品的認知度還相對較低,甚至還處于科普階段,以至于一段時間以來,太陽能熱水器成為了太陽能光熱行業的代名詞。
“太陽能熱發電”在太陽能光熱行業里屬于太陽能中高溫熱利用技術,而太陽能熱水器屬于低溫熱利用技術,技術含量也是截然不同的。自從2006年美國內華達一號槽式太陽能熱發電站建立以來,太陽能熱發電技術重新進入人們的視野,成為歐美等國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發展的重點。
據尚普咨詢披露,截止2010年底,全球已并網的光熱發電裝機總容量已達1.27GW,在建的裝機容量為1.93GW,規劃中裝機容量為17.53GW,其中以歐美國家為主。預計,2020年全球太陽能熱發電裝機總量可達42GW,未來一段時間每年建設規模將達4GW;2030年裝機總量可達200GW。
2011年6月1日,國家頒布的《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1年)》正式實施,在指導目錄鼓勵類新增的新能源門類中,太陽能光熱發電被放在突出位置。實際上,作為光熱發電的示范項目“塔式太陽能熱發電站”于2006年就已經列入國家863計劃,投資已近兩個億,原計劃于2010年底結題,而如今遲遲不能發電。由于技術路線選擇失誤,其示范作用已蕩然無存。包括年初完成招標的鄂爾多斯“槽式太陽能熱發電站示范項目”,由于招標中的低價競爭,帶來的不是喝彩而是更多地質疑。在此之前,眾多國字號的電力投資公司和企業紛紛涌向國外,考察者不在少數,計劃“引進”者也不在少數,歷時5年尚未見成功案例。而持有這一成熟技術的國外企業則虎視眈眈,在我們尚未清醒的時候紛紛在我國申請專利,設置壁壘。更有甚者,把我們的技術改頭換面當作自己的技術申請專利。正是由于“光熱發電”是帶有戰略性的可再生能源技術,因此,國外真正掌控這一技術的企業并沒有技術轉讓的意愿,而一些不成熟的太陽能熱發電技術魚目混珠紛紛登陸我國,導致已經同他們簽訂合作協議的國內企業驚呼上當。
實際上,已經在北京天竺工業園連續運行兩年的、全國產化的、具有全部自主知識產權、可工程化的“槽式太陽能熱發電實驗裝置”,雖然沒有列入國家的“光熱示范項目”,但卻實實在在地起到了行業領先的標識作用。同時也引起國外同行的關注,紛紛前來考察交流,探聽虛實。
我國設立“光熱示范項目”應該注重實效,對技術路線的選擇也應該廣泛征求意見,切忌一哄而起,謹防變成笑柄。在當下,具有一定影響力的太陽能熱水器生產廠商應該搶抓機遇,充分利用己有的技術基礎,積極介入太陽能熱發電以及太陽能工業熱利用產品的研發和制造,通過技術升級,從那些已經失去競爭意義的市場中急流勇退,積極投身于對我國能源戰略有影響力的、全新的光熱產業當中去。

提交
國家重大裝備企業齊聚高交會 中國科技第一展11月深圳舉行
東土精彩亮相華南工博會,展現未來工業前沿技術
ATMS邀請函 | 以智馭新,協作創造汽車行業新質生產力
直播定檔!見證西門子與中科摩通聯手打造汽車電子智能制造新范式
重磅議程搶先看|揭秘行業熱點,引領技術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