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電2.3億建國內最大10兆瓦光伏發電示范項目
2009/11/12 9:40:10
深秋明媚的陽光,輕柔地灑在嘉峪關工業園區,鏟車、吊車、鋼構廠房的紅、黃、黑色,正構筑著園區現代工業的新圖畫。
記者驅車在園區的寬闊大道,映入眼簾的是已經開工建設的目前國內投資最大的10兆瓦光伏發電示范項目工地。在嘉峪關太陽能產業領域第一個“吃螃蟹”的是中國華電集團。以華電投資2.3億元示范項目開工為先導,嘉峪關先后與華電集團新能源公司、大唐集團新能源公司、江蘇林洋公司等5家企業簽約,太陽能光伏發電規模100兆瓦,對調整產業結構形成重要支撐。
這接踵而至的建設場面并非巧合,隨著嘉峪關新能源及新能源裝備制造基地建設走向縱深,酒鋼集團重工公司、中核嘉華核設備制造公司等一批新能源裝備制造業骨干企業正蓄勢待發,目前風電工程用鋼已占據酒鋼品種板材的“半壁河山”,嘉峪關這個依托酒鋼建設的新興工業城市憑借不可替代的技術優勢和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吸引著人們目光。“嘉峪關要牢牢抓住省上實施區域發展戰略,著力打造河西新能源及新能源裝備制造基地的機遇,及周邊地區工業化發展的趨勢,規劃好產業對接,加強與科研院所和企業的合作,加快形成鋼鐵、煤電、新能源、新型建材、化工、民用核技術等互為支撐的產業集群。”嘉峪關市委書記馬光明、市長鄭亞軍信心十足地說。
利用太陽能發電是國家鼓勵發展的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建設項目,位于河西走廊西端的嘉峪關蓄勢待發。9月21日,喧天的鑼鼓聲喚醒了沉寂的戈壁灘,中國華電集團投資2.3億元的10兆瓦光伏并網發電特許權示范項目奠基儀式在嘉峪關舉行,這標志著中國華電集團攜手嘉峪關市邁出了進軍太陽能產業領域的新步伐。
這一項目是在國家正式確定標桿電價之后的第一個光伏并網發電示范項目,而中科、大唐公司光伏發電等新能源項目的前期工作正在嘉峪關緊鑼密鼓進行。
嘉峪關市經委主任李亦軍告訴記者,嘉峪關云量和雨量極少,大氣透明度高,日照時間長,是建設大型太陽能發電廠的理想區域,可謂“點石成金,與光共舞”。10兆瓦光伏并網發電工程預示著嘉峪關發展接續產業、打造新能源基地的工作取得重要進展,對優化經濟結構、促進可持續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李亦軍拿出一份材料,項目區規劃總占地面積10平方公里,主要建設內容包括太陽能跟蹤光伏陣列、逆變設施、升壓輸變、控制檢測與數據傳輸系統、場地基礎及土建工程等。嘉峪關各級政府對光伏發電項目大力支持,承諾提供各種優惠政策及便利條件,全力支持光伏發電項目建設。
與新能源“并駕齊驅”的是新能源裝備制造業。一車車鋼板正被送進廠區,數臺龍門吊在繁忙運行,切板、卷筒、焊接、打磨……一道道工序緊密銜接,有條不紊,已制作完成的數十套塔架整齊地排放,等待發運。這是記者在酒鋼集團西部重工長城電力機械工程有限公司看到的熱火朝天的生產場景。西部重工風電設備制造發展勢頭強勁,已成為嘉酒地區規模最大的風電塔架制造廠,實現銷售收入2億多元。受河西風電工程建設需求拉動,今年以來,酒鋼風電工程用鋼呈現產銷兩旺的勢頭。1—9月,共生產銷售風電工程用鋼7萬噸,占河西地區風電工程用鋼市場總需求量的近50%。
打造新能源及新能源裝備制造基地,嘉峪關有基礎有優勢。今年5月,嘉峪關市與蘭州理工大學共同編制了《嘉峪關新能源裝備制造業發展規劃》,促進這一產業科學發展。9月21日,在首屆嘉峪關投資貿易洽談會上,嘉峪關市共簽約項目37個,累計金額118.4億元,涉及新能源及新能源裝備制造等領域,目前嘉峪關正全面跟蹤和落實簽約的項目。“省委、省政府在進一步分析我省優勢和潛力的基礎上,對‘四抓三支撐’的總體工作思路進行拓寬和細化,提出的區域發展戰略,必將加快河西地區打造新能源和新能源裝備制造基地建設步伐,這對嘉峪關拓展發展空間,發揮比較優勢,加快發展光伏發電等新能源和振興煤(風)電冶金裝備制造業帶來難得機遇。”李亦軍說。
記者驅車在園區的寬闊大道,映入眼簾的是已經開工建設的目前國內投資最大的10兆瓦光伏發電示范項目工地。在嘉峪關太陽能產業領域第一個“吃螃蟹”的是中國華電集團。以華電投資2.3億元示范項目開工為先導,嘉峪關先后與華電集團新能源公司、大唐集團新能源公司、江蘇林洋公司等5家企業簽約,太陽能光伏發電規模100兆瓦,對調整產業結構形成重要支撐。
這接踵而至的建設場面并非巧合,隨著嘉峪關新能源及新能源裝備制造基地建設走向縱深,酒鋼集團重工公司、中核嘉華核設備制造公司等一批新能源裝備制造業骨干企業正蓄勢待發,目前風電工程用鋼已占據酒鋼品種板材的“半壁河山”,嘉峪關這個依托酒鋼建設的新興工業城市憑借不可替代的技術優勢和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吸引著人們目光。“嘉峪關要牢牢抓住省上實施區域發展戰略,著力打造河西新能源及新能源裝備制造基地的機遇,及周邊地區工業化發展的趨勢,規劃好產業對接,加強與科研院所和企業的合作,加快形成鋼鐵、煤電、新能源、新型建材、化工、民用核技術等互為支撐的產業集群。”嘉峪關市委書記馬光明、市長鄭亞軍信心十足地說。
利用太陽能發電是國家鼓勵發展的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建設項目,位于河西走廊西端的嘉峪關蓄勢待發。9月21日,喧天的鑼鼓聲喚醒了沉寂的戈壁灘,中國華電集團投資2.3億元的10兆瓦光伏并網發電特許權示范項目奠基儀式在嘉峪關舉行,這標志著中國華電集團攜手嘉峪關市邁出了進軍太陽能產業領域的新步伐。
這一項目是在國家正式確定標桿電價之后的第一個光伏并網發電示范項目,而中科、大唐公司光伏發電等新能源項目的前期工作正在嘉峪關緊鑼密鼓進行。
嘉峪關市經委主任李亦軍告訴記者,嘉峪關云量和雨量極少,大氣透明度高,日照時間長,是建設大型太陽能發電廠的理想區域,可謂“點石成金,與光共舞”。10兆瓦光伏并網發電工程預示著嘉峪關發展接續產業、打造新能源基地的工作取得重要進展,對優化經濟結構、促進可持續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李亦軍拿出一份材料,項目區規劃總占地面積10平方公里,主要建設內容包括太陽能跟蹤光伏陣列、逆變設施、升壓輸變、控制檢測與數據傳輸系統、場地基礎及土建工程等。嘉峪關各級政府對光伏發電項目大力支持,承諾提供各種優惠政策及便利條件,全力支持光伏發電項目建設。
與新能源“并駕齊驅”的是新能源裝備制造業。一車車鋼板正被送進廠區,數臺龍門吊在繁忙運行,切板、卷筒、焊接、打磨……一道道工序緊密銜接,有條不紊,已制作完成的數十套塔架整齊地排放,等待發運。這是記者在酒鋼集團西部重工長城電力機械工程有限公司看到的熱火朝天的生產場景。西部重工風電設備制造發展勢頭強勁,已成為嘉酒地區規模最大的風電塔架制造廠,實現銷售收入2億多元。受河西風電工程建設需求拉動,今年以來,酒鋼風電工程用鋼呈現產銷兩旺的勢頭。1—9月,共生產銷售風電工程用鋼7萬噸,占河西地區風電工程用鋼市場總需求量的近50%。
打造新能源及新能源裝備制造基地,嘉峪關有基礎有優勢。今年5月,嘉峪關市與蘭州理工大學共同編制了《嘉峪關新能源裝備制造業發展規劃》,促進這一產業科學發展。9月21日,在首屆嘉峪關投資貿易洽談會上,嘉峪關市共簽約項目37個,累計金額118.4億元,涉及新能源及新能源裝備制造等領域,目前嘉峪關正全面跟蹤和落實簽約的項目。“省委、省政府在進一步分析我省優勢和潛力的基礎上,對‘四抓三支撐’的總體工作思路進行拓寬和細化,提出的區域發展戰略,必將加快河西地區打造新能源和新能源裝備制造基地建設步伐,這對嘉峪關拓展發展空間,發揮比較優勢,加快發展光伏發電等新能源和振興煤(風)電冶金裝備制造業帶來難得機遇。”李亦軍說。

提交
查看更多評論
其他資訊
中國聯通首個量子通信產品“量子密信”亮相!
國家重大裝備企業齊聚高交會 中國科技第一展11月深圳舉行
東土精彩亮相華南工博會,展現未來工業前沿技術
ATMS邀請函 | 以智馭新,協作創造汽車行業新質生產力
直播定檔!見證西門子與中科摩通聯手打造汽車電子智能制造新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