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仍選擇機械,幫悲觀者堅守,助樂觀者前行
秋風未動“汽”先寒,機械生無路可走
我從哈工大的機械專業畢業時,沒想到會在這行“摸爬滾打”得這么慘。
2015年我畢業時,有個一汽的師兄問我要不要內推,那時我念著異地的女友,滿心都是去江浙滬闖一闖。
等我撞南墻回來,一汽官網上招機械工程、車輛工程、動力工程這類老牌機械專業的崗位,只有約略一半了。
最終,我也沒擠進一汽。
我的學弟們,甚至連擠的機會都沒有——從19年起,一汽起就不招車輛和機械專業的應屆生了,取而代之的,是對計算機相關專業畢業生的擴招。
2011年,一汽就曝出年終獎發27個月的新聞。
現在聽起來,就像是天方夜譚。
一汽大眾日子不好過,是整個傳統汽車行業,乃至傳統制造業的縮影。我們苦笑著說,汽車行業,也到了iPhone發明的時刻——智能機終將取代功能機,程序員也將大范圍取代機械人。
前幾年,新能源火的時候,很多求職的機械生都幻滅了:
新能源根本不用內燃機,也沒有傳統汽車里復雜的傳動系統,機械部分完全可以外包出去。車廠要做的,是人工智能和自動駕駛,是物聯網和圖像識別。
時代的一粒沙,落到人身上就是大山。
工業互聯網,機械人最后的堅持
2019年底,我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小風涼颼颼的。
去外包?不行。
放棄機械,另起爐灶?不甘心。
機械,很早就被稱為互聯網二院。很多機械專業的畢業生,都轉行去干人工智能、大數據,去研究機器人、數控系統。
我接受了進入互聯網的可能,但卻在心底發誓:我學的那些工程制圖、機械原理、機械設計、機械制造學、機械測試技術,不能都喂了Alpha狗(那時AlphaGo火得一塌糊涂)。
這時,有個畢業回老家煙臺工作的朋友問我,要不要去他們杰瑞集團。
杰瑞是做制造業的,算是我們畢業時還不錯的去向,但是我卻很猶豫:我原來從事的汽車行業,算是制造業里的高精尖行業,現在跑去制造業,會不會越干越卷?
朋友安慰我說,第一,杰瑞集團每年出口裝備到海外,業績還不錯,第二,他推薦我去的是杰瑞的子公司橙色云,他們現在正在推面向制造業的研發平臺。
換句話說,他們的客戶都是像之前的我一樣的研發工程師,我完全可以去應聘產品崗或客服成功崗,利用自己的專業知識和行業經驗,在上游掙錢。
我咬咬牙,對自己說:悲觀者正確,樂觀者前行,不賭一賭,怎么往前走。
幫悲觀者堅守,助樂觀者前行
疫情來臨時,我剛入職橙色云。那時候,全國都在管控,我們卻頂著落地十四天的隔離期出差。
很辛苦,但我們確實在逆風中干出了一線生機,為自己,為公司,也為制造業。
人人都困在家里,產品怎么研發,怎么制造?
我們當時的新產品,智橙云PLM,和傳統PDM比有兩個核心優勢,第一,數據上云,管理上云,所有工作在云端完成,而非在本地傳來傳去,難以管理;第二,集成了國內外的CAD軟件,可以在云端開發,且可以在云端預覽、共享、評審、召開會議。
我們針對疫情下的研發、產品管理場景,快速做了有關產品的新演示,為各地的制造廠商做演示和部署,有時候廠商要求,先在本地部署,再逐步上云,我們就得飛到當地,集中預約廠商的時間,一結束隔離,就直奔工廠。
在我們的幫助下,很多工廠更快地恢復了研發效率和產能。
疫情結束后的兩年里,企業都在做出海,為客戶提供非標產品,成為很多制造廠商的重要訴求,那段時間里,我們更忙了。
白天見完客戶,晚上就得約產品開會,討論上架或優化產品的管理功能。
僅僅在2023年上半年,我們這個客戶成功小團隊,就給產品提了3項大需求,21項小需求,我們親眼看著BOM管理、變更管理、版本管理、編碼管理等一個個功能逐漸變得更符合客戶需求。
有一次,我們給一個寧波的閥門廠做遠程演示,對方老板激動地在麥克風那邊說,他們這幾年做產品出海,吃了不少虧,現在有了我們的PLM,再也不會因為各項數據管理不到位,而造成延誤工時、用錯圖紙返工了。
我笑著對他說:對于敢于挑戰國外市場的制造企業,我們的PLM一定會幫他往前走得更穩一點,而對于謹守自己的工藝的制造企業,我們也會幫他們降低研發成本、優化管理效率、響應市場需求,讓他們不至于成為制造業轉型的旁觀者。
畢業后,我從一線的制造業,走到了幕后的工業軟件,這九年,我吃了很多苦,但就像機械行業一樣,我仍然在奮步向前。

提交
選車難,選國產PLM更難
閥門出海的PLM轉型
國外PLM地位穩固,國產PLM勝在部署快
國產PLM/PDM系統前5,它們實至名歸
PLM=小互聯網?應屆生選PLM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