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控網首頁
>

應用設計

>

淺談配電房輔助監控管理系統的效益分析

淺談配電房輔助監控管理系統的效益分析

2021/11/24 10:57:35

摘要:配電房是配網中重要的供電接點,配電房數量眾多,且在地域分布上分散、廣泛。為了減少日常運維工作量,需提高運維水平和供電可靠性,推薦智能配電房建設,實現配網可觀、可測、可控等發展目標。因此,詳細闡述了智能配電房的功能和要求,分析了當前配電房的發展現狀和建立智能配電房監控系統的組成部分。

1配電房管理現狀分析

廣州地區天氣濕熱、炎熱、潮濕、梅雨等極端環境 現象頻繁,而配電房遍布市區,設備管理人員往往不能 及時全面對設備所處環境進行人為干預調控。由于人為干預的失敗,導致設備可能運行在高溫、潮濕、揚塵等惡劣環境下,嚴重威脅設備的安全運行,這是配電網穩 定運行的不安吉囟素。據統計,廣州供電局配電網2016年共發生568起跳閘事故,主要原因有電纜被施工外力破壞、施工工藝、天氣引起意外等。其中,由于配電房環境因素引起的跳閘事故有33起,占比5.8%。

配電房環境引起的跳閘事故主要有局放、溫濕度、漏水浸水、灰塵、小動物等。其中,局放在配電房環境因素引起的事故中占比最大,而高壓開關柜發生局放的元器件 主要為電纜終端頭。可見,配電設備在不符合設備工作條件的環境下運行,成為配電網的安全隱患。此外,由于配電房數量眾多,且在地域上分布非常分散和廣泛,導致對配電房的巡檢工作量急劇增加。在目前運維人力物力有限的情況下,將加長巡檢周期,存在巡檢安全隱患。

因此,研究和開發智能配電房監控系統顯得十分必要和迫切。該系統能讓運維人員足不出戶全景掌握配電房的狀態,減少巡檢次數,降低日常維護的人員、車輛 以及物資等維護成本,挖掘配電房狀態數據中的價值,提高配電房運維管理水平。

配電房綜合監控系統簡介

2智能配電房監控系統的總體要求

2.1系統設計原則

智能配電房監控系統整體上應遵循標準性、可靠性、可用性、安全性、擴展性、先進性原則,具備與終端設備和運維平臺的數據交換能力;

采用開放式體系結構, 提供開放式環境,支持多種硬件平臺,硬件、軟件產品應通過行業認證機構檢測,滿足系統長期穩定運行的要求;

應靈活配置功能模塊,模塊的增加和修改不應影響其它模塊正常運行,人機界面友好,操作與維護模塊應工具化、圖形化;

電力監控系統安全防護規定,具有完善的權限管理機制和安防響應機制,重要數據實現本地和運維平臺兩級備份;

容量可擴充,功能可升級,提供二次開發接口;選用符合行業應用方向的主流硬件、軟件產品,設計和架構具有前瞻性,可以支持配電網智能 運維、智慧城市和大數據分析的要求。

2.2系統設計架構

智能配電房綜合監控系統采用云部署模式,可減少所需硬件設備,減少運維工作量,提高系統應用靈活性。本系統主要分四層組成,包括應用層、平臺層、通信層和 終端層。

配電房綜合監控系統架構

應用層包括視頻監控、現場環境監控、設備狀態監控、APP移動應用、遠程控制、告警管理和運維管理等。

平臺層由接口服務器節點、采集服務器節點、移動應用服務器節點、應用服務器節點、流媒體服務器節點和數據庫服務器節點等組成。

通信層采用光纖通信和無線通信方式,負責數據流通信。在配電房與監控室之間敷設光纖,構成光纖主干網絡。在配電房配置一臺光纖交換機,將配電房監控終 端機接人光纖網絡,實現配電房與系統主站之間的通信。

終端層主要包括各類傳感器、執行設備及監控終端機,實現站房內環境溫度、濕度、SF6氣體濃度、臭氧濃度、 含氧量、煙霧火災、水浸、噪聲、振動、防小動物等環 境信息及變壓器、高壓柜、低壓柜的溫度、局放等設備 狀態采集,并與風機、燈光、視頻、門禁等智能執行設 備聯動控制,實現配電房遠程智能化運維管理。

3智能配電房監控系統功能

3.1實現對配電設備的監控

通過對變壓器、中壓開關柜、電纜和低壓柜的溫度、 局放等設備狀態進行信息采集,并結合擴展設備實現電氣設備預警聯動,對配電房設備進行實時在線監控。

配電房監控觸摸屏柜

3.1.1溫度監測

采用紅外熱成像對變壓器進行整體監測,采用溫度傳感器對容易發生溫升故障的高低壓接線樁溫度進行在線監測,并將變壓器溫控器、冷卻風機狀態信息接人系 統,實時監測變壓器運行狀態,掌控變壓器本體及關鍵點的溫度變化情況,實現溫度預警和風機聯動。采用無 線溫度傳感器對油變外殼進行監測。干變風機監控、干變繞組溫度監測、干變鐵芯溫度監測利用變壓器原有溫控器功能,實現溫度預警和風機聯動。

3.1.2局放監測

能夠準確在線測量局部放電引起的變壓器中壓電纜 頭、開關柜局放電量,并可以使用標準的局部放電脈沖 信號發生器在線進行校準。具有局部放電分析功能,可 以了解局部放電的類型、相位、強度,能夠準確反映變壓器中壓電纜頭局部放電的嚴重程度和運行狀態;適用于變壓器中壓電纜頭局部放電的帶電測試,具有很強的抗干擾能力;具備單次和連續實時在線檢測、監測模式,并能對放電嚴重程度予以報警指示;具備多通道測試功 能,且每個通道可單獨由用戶自行設置報警警戒值,具 有報警值設置、局放采集相位角設置等功能;具有檢測數據的保存和導出功能;具備自檢功能,自檢通過后有明確的提示標識;具有傳感器防短路功能,傳感器、連接測試電纜短路、斷路設備應有提示。

3.1.3濕度監控

對中壓開關柜機構室、二次室內濕度實時監測, 濕度傳感器與濕度信號接收裝置之間數據采用無線傳輸方式、

3.2實現對運行環境的監控

通過對環境溫度、濕度、SF6氣體濃度、臭氧濃度、含氧量、煙霧火災、水位、粉塵、噪聲、振動防小動物 等環境進行信息采集,并結合擴展設備實現預警聯動, 實現對配電房運行環境的實時在線監控。

3.2.1實現配電站房的遠程智能運維

利用視頻信息、設備運行信息、告警信息等,發現配電站房設備存在的故障,實時故障研 判、準確定位、分析故障影響范圍,主動派發搶修工單 和日常巡檢工單,合理調度搶修資源,高效指揮搶修工 作開展和日常巡檢任務的進行,實現故障搶修時間最小化,提高故障搶修效率和服務水平。

遠程控制視頻可與環境監測系統聯動,根據環境監測系統的預警或報警區域,查看特點區域情況,供人工確認。當某區域發生人侵報警時,自動聯動視頻監控系 統,并自動將對應位置的圖像畫面切換至監控屏幕上。 對電力設備的操作和運行狀態進行拍照和錄像,給運維人員判斷設備運行狀態正常與否提供佐證。

在配電房中安裝遠程語音對講系統,實現與主站的 雙向語音對講。

配電房監控現場

4效益分析

智能配電房的應用可以改善設備運行環境,防止外 界環境原因造成的設備損壞,顯著提高電力系統的安全 性,降低電力運行事故的可能性和人員財產損失,延長 開關柜使用壽命,提高設備利用率。

4.1經濟效益分析

4.1.1延長設備壽命,節約建設成本

傳統的配電房巡檢方式在設備維護方面有兩個方向:一是在故障發生后被動對故障設備進行維修、更換; 二是定期進行大、小檢修,更換使用了一段時間的設備 或設備關鍵部件,這種方式多是為了消除安全隱患。

采用智能配電房系統可以做到“不壞不修”,在降低隱患風險的同時,延長設備實際使用壽命,節約建設成本。

以一個區5000座配電房的城市為例,采用傳統檢修方式時,每座配電房每5年檢修一次(平均10萬/次), 共需檢修費用約5億元,平均每年1億元;配備智能配電房系統后,可有效延長設備的使用壽命,檢修間隔由 原來的5年延長至8年,平均每年的檢修費用為6 250 萬元,每年節約3 750萬元。

4.1.2替代人工巡檢,降低維護成本

目前,傳統配電室常用的人工巡檢方式上,在人力、 財力上產生了很高成本。使用智能配電房系統后,可以 通過綜合監控后臺了解各配電室現場信息。只在設備發 生或者存在故障隱患時派出維修人員進行定點更換、維 護即可,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維護成本。

4.2管理效益分析

智能配電房系統通過采集配電房的溫度、濕度、粉塵、有害氣體等參數進行處理,并將配電房內溫度、濕度、 粉塵、有害氣體等技術指標控制在合格范圍內,防止設 備發生凝露、絕緣老化及外界條件下產生的局部放電問題等,消除配電房環境引起的安全隱患,延長設備使用 壽命,實現設備全壽命使用周期,提高供電可靠性。此外,智能配電房系統將帶來運維模式的轉變,現場運維模式將更多地轉變為后臺運維。

5結論

近年來,國家大力發展智能電網,隨著智能電網建設工作的進一步深入,配電網智能化信息化已成為下一步的主要工作。為構建完善的智能配電網,必須制定科 學、合理的智能配電房建設技術標準,以促進智能配電網的大力發展

審核編輯(
王靜
)
投訴建議

提交

查看更多評論
其他資訊

查看更多

智能軌道巡檢機器人系統在選煤配電室的應用

無人值守配電站房綜合監控系統設備清單

無人值守配電房遠程環境安全監控系統

室內復雜環境下 配電間軌道巡檢機器人技術規范書

智能配電房綜合監控系統的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