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物聯一站式服務,圖撲助您擺脫產業困擾
解決方案
一些設備制造商正在搶先提供機器即服務模式。在此物聯網商業模式中,他們向客戶提供結果訂閱而不是硬件訂閱。您會經常聽到勞斯萊斯和通用電氣如何為航空公司提供"按小時付費"的發動機,而不是直接賣給他們發動機。這種模式可能適用于某些行業,然而,對于大多數制造商來說,這并不一定是正確的首要目標。首先,您將破壞現有的客戶和供應商關系。更具挑戰性的是,您的內部團隊和激勵機制也必須轉變,以適應新的物聯網商業模式。因此,我們建議采取分階段的方法。
目前,大部分企業仍處于這個階段,實現現場設備互通互聯,同時確保數據和信息溝通的準確性、可靠性、完整性和及時性,這是工業物聯網的基礎,也是工業企業要首先解決的問題。在很多工廠中,已有的自動化設備,比如驅動器、傳感器、控制器、儀表等都已經使用多年,甚至十幾年,企業用戶不會推倒重來用新設備來替代已有設備,而都會在不影響生產的前提下,擴充已有設備的通信能力。
然而,已有設備來自不同的制造商,并沒有采用統一的通訊協議,需要采用協議轉換設備對原有設備和產線進行改造,實現設備之間的無縫通信,比如支持不同協議的高級HMI、協議轉換器,或其他自動化產品,連接這些采用不同專用通信協議的設備。
根據 IHS Markit 最新數據,全球聯網自動化設備的聯網數量在 2017 年已經達到 950 億個,其在 2017 至 2021 年的年復合增長率會保持在 11.6%。 IO-Link sensor 和 IO-Link master 市場的快速增長也能反映將現場層信息可視化的旺盛需求。IHS Markit 預測 IO-Link 聯網節點數在 2017 至 2021 年這 5 年期間將以 25.7% 的年復合增長率增長。對企業而言,在解決了如何搜集數據的問題后,數據的存取和利用是接下來更為重要的問題。
客觀來看,工業企業內部的業務邏輯并沒有標準化,自動化水平也不同,并不能用一套通用軟件平臺來解決每家企業的問題,都需要定制化的軟件開發,這也需要工業企業用戶有更多的資金投入。目前,我們能看到幾乎所有工業技術廠商都已經推出了自己的工業物聯網解決平臺,比如 IBM 有 Waston,GE 有 Predix,Schneider 有 EcoStruxure,Honeywell 也有了 Sentience。
在該階段,如何解決工業物聯網安全問題,如何合理利用機器學習和人工智能技術,怎么使用邊緣計算和云計算,以及怎樣發揮移動設備在工業物聯網中的積極作用都將成為行業更為關注的話題。
參閱更多圖撲(Hightopo)案例
提交
大數據+可視化,智慧工廠這樣做事半功倍
工業4.0:無人機3D可視化系統的應用
能源管理可視化破冰而出
圖撲智慧農業效率事半功倍
100%省力讓城市管廊運維變得輕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