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外石油鉆機技術發展現狀及趨勢
(一)總體設計技術
石油鉆機是完成石油鉆井任務的主要工具。從其出現之日起,就與鉆井工藝密不可分。相互促進,共同發展。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國內外鉆井技術和裝備也得到了長足的發展?;仡欍@井技術和裝備發展的歷史,可以看到促進鉆井技術及裝備的發展的動力主要有:提高勞動生產率,降低勞動強度;降低消耗;提高可靠性、安全性和環保要求;以及經濟性要求——將成本降到最低。對鉆機的要求可從鉆井工藝的發展需求上看出:
※鉆井速度更快
1、起升系統能力不斷加大
隨著鉆井工藝的不斷完善,特別是隨著定向井、水平井鉆井工藝的不斷成熟,鉆井深度不斷加大,或有一些大斜度井、水平井,雖然垂直深度并不大,但水平位移大。這就要求鉆機的起升能力不斷加大。更由于海洋深水鉆井作業的需要,使鉆機的起升能力達到空前的高度。如今,鉆井深度為7000m的鉆機已很普遍,9000m~15000m鉆機也已出現,15000m以至更大鉆機的出現也是指日可待的。隨著鉆機起升能力的加大,也伴隨著如頂驅、鉆井泵等裝置的不斷加大,從而引起鉆機設計、制造上的不斷突破。
2、絞車、鉆井泵功率不斷加大
在起升能力加大的同時,要提高鉆井效率,必須要提高絞車和鉆井泵的功率。絞車功率已從2205kW(3000hp)到2941kW(4000hp)以至出現了4412kW(6000hp)的絞車。鉆井泵也從735kW~956kW(1000hp~1300hp)到1176kW(1600hp)以至出現了1618kW(2200hp)的鉆井泵。同時,鉆井泵的最高泵壓也從20MPa升高到35MPa。鉆井泵功率的加大和配置臺數的增多,以及最高泵壓的加大,也使得實現深井和超深井的高壓噴射鉆井工藝成為可能。也就提高了鉆井的效率。
3、控制參數不斷增多
為不斷提高鉆井速度和鉆井效率,特別是隨鉆測量系統的不斷成熟,鉆進過程中司鉆要監視和控制的參數也不斷增多。從原有的鉆壓、轉速、泵壓三個主要參數,增加到8~10個之多。這就要求鉆機的測量控制系統有更高的能力。在加裝多參數測量儀的基礎上,又出現了數字化鉆機,以至智能化鉆機。當然,計算機技術和現代通訊技術的不斷完善和全面普及,無疑是促進鉆機向數字化,以至智能化方向發展的強有力的推動力。
4、輔助設備不斷增多
為不斷提高鉆井速度和鉆井效率,減少工人的勞動強度,井場輔助設備也不斷增多。主要體現在:
(1)鉆井液固相控制設備的增多:鉆井液固相控制設備由原有的振動篩、除砂器、除泥器、除氣器,增加了離心分離機,(真空)除氣器。鉆井液配置設備也增加了如剪切泵,出現了密封的添加劑加入裝置等。
(2)氣液分離設備和油水分離設備的增多。
(3)井口機械化程度不斷提高:液壓套管扶正機、二層臺液壓機械手、鉆柱機械化上下臺設備。
(4)氣源凈化和強制冷卻設備等專用輔助設備。
※適應性更廣
1、鉆機分檔合理
2、驅動方式多樣化
3、機械化程度不斷提高
4、自動化程度不斷提高
5、智能化程度不斷提高
6、新型鉆井方式不斷出現
※消耗降低
1、功率分配更合理
2、結構設計更巧妙
3、占地面積小
4、短距離整體移動
5、完井方式的改變
※可靠性、安全性、環保要求不斷提高
1、部件、整機的可靠性要求不斷提高,故障停機時間有嚴格要求。
2、部件、整機的可維護性提高,在規定的時間內可修復。
3、HSE(健康、安全、環保)要求提高。包括HSE設計理念和HSE管理體系的形成。
※經濟性要求不斷提高
1、鉆機配套更靈活。
2、鉆機根據不同環境需求專門設計、制造。
3、轉盤、鉆井泵要求獨立驅動
※靈活性提高
1、配套更靈活
2、運移方式多樣化
3、井架形式多樣化
4、底座形式多樣化
◎概括起來,鉆機設計、制造的趨勢如下:
1、全面規劃、合理布局
制訂標準,使絞車按功率合理分級,鉆機按鉆井深度合理分級,常規鉆機嚴格按標準設計、制造,使用戶更方便的選擇,更靈活、經濟的使用鉆機。
2、部件標準化設計制造
鉆機大部件,如:絞車、大鉤、游車、水龍頭、鉆井泵等,按標準分級成標準化的部件,鉆機設計時像搭積木式的選用即可。
3、鉆進驅動方式多樣化
現有轉盤驅動、底部驅動、頂部驅動和復合驅動等驅動方式,可供用戶根據需要選擇。
4、測量控制系統進一步加強
測控系統從井口控制到井底測量多點測控,安全監控,信息自動測控傳遞,直到智能化鉆機、數字化鉆機。
5、輔助設備機械化程度進一步提高
如配備鉆柱自動排放和上下臺裝置、鉆井液處理設備、防噴器吊裝裝置等。
6、適應新工藝的發展
新型鉆機不斷出現,如小井眼鉆井鉆機、套管鉆井鉆機、連續管鉆井鉆機、膨脹管鉆井鉆機等。還有如欠平衡鉆井鉆機、空氣鉆井鉆機、泡沫鉆鉆井鉆機等。
◎目前各級鉆機的發展趨勢
1、對3 000 m以下的鉆機,由于鉆井載荷小、鉆井周期短、搬家頻繁,要求鉆機要具有良好的移運性、經濟性、技術先進性和可靠性。根據地域條件和運輸條件的要求,可分為車裝鉆機和撬裝鉆機兩種形式,應大力推廣車裝鉆機,同時發展撬裝鉆機,電力供應充足的地區,使用電驅動鉆機。今后需要開發高速柴油機、阿里遜傳動箱和小節距傳動鏈條。
2、4 000 m鉆機是當前乃至今后一個時期內在國內使用的主力機型鉆機,市場需求量較大。該級別鉆機要充分體現結構緊湊、運輸單元少、拆裝方便、移運快捷、可靠性高、價格適中等特點。對于該級別鉆機應以機械驅動鉆機為主,其重點是發展機電復合型鉆機、適當發展交流變頻電驅動鉆機。
3、5 000—9 000 m鉆機,由于多用于鉆探井、深井和開發井,對該級別鉆機要求技術含量高、性能先進、質量可靠、操作維修簡便、機械化、自動化、智能化程度高,并具有良好的移運性。
4、提高鉆機集裝化程度和高移運性能,是今后亟待解決的重點。大型鉆機應采用輪式運輸方式;中、小型鉆機應采用獨立驅動大模塊運輸形式或車載形式。要實現的關鍵是必須對模塊合理組合,簡化傳動結構、減小設備外形尺寸和減輕設備重量等方面下功夫。
5、10000 m級鉆機在國內尚屬空白,為適應向更廣闊領域及更深層埋藏油氣資源勘探開發的需要,應積極進行前期開發。
(二)鉆機主機
經過50多年的努力,特別是改革開放后20多年的發展,目前國產石油鉆機已經形成了比較完整的系列,在品種和質量上基本能夠滿足在國內不同地區、不同井深和不同環境條件進行油氣資源勘探,開發的需要。近年來還有相當數量的國產鉆機在國外承擔鉆井服務。寶雞石油機械廠、蘭州蘭石國民油井石油工程有限公司、南陽二機廠、江漢四機廠等鉆井設備制造廠已開發和生產了2 000~9 000 m機械驅動鉆機、機電復合驅動鉆機和整拖式、輪式半拖掛整體移運式鉆機;研制了4 000~9 000m各型直流電驅動鉆機、交流變頻電驅動鉆機和3 000 m以下各種車裝及撬裝鉆機。發展方向主要有:
1、提高鉆機的鉆深能力
目前,我國石油鉆機最大鉆深能力為9000 m(4-1/2英寸鉆桿),滿足不了勝利、塔里木等油田超深井陸上油田鉆井的需要,更滿足不了陸上及海上鉆超深水平井及大位移井的需要,也滿足不了我國工程技術服務隊伍出國作業的特殊需要。目前,我國鉆機絞車的最大功率為1471 kW,而美國Varco 公司的交流變頻絞車功率已達5220kW,德國Wirth公司生產的交流變頻鉆機絞車已達4922kW,鉆深能力可達15 000m。
2、研制大型拖掛鉆機
拖掛鉆機的主要優點是移運性好,搬家車次少、時間短,節約成本,適于在沙漠、平坦地區作業。特別在沙漠地區,如用陸上常規鉆機鉆井,其運輸將成為主要問題。我國拖掛鉆機最大鉆深能力為5000 m,而在美國7000m拖掛鉆機的技術已很成熟,顯然我國拖掛鉆機滿足不了工程技術
提交
PLC一體機之EK溫度修正使用技巧
S7-300CPU存儲器介紹及存儲卡使用
0.05級超高精度互感器
DC-DC轉換器(電源模塊)應用指南——外接濾波電容選配
施羅德最小流量閥的應用范圍及優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