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控網首頁
>

應用設計

>

我國工業自動化市場現狀分析報告(第二章 工業自動化市場概況)

我國工業自動化市場現狀分析報告(第二章 工業自動化市場概況)

本 章 目 錄 一、我國工業自動化市場特點 二、工業自動化系統市場主體 三、工業自動化系統市場主體簡介 1、自動化硬件、軟件制造商 1-1、跨國公司在國內發展簡況 1-2、國內企業發展簡況 (1)PLC (2)DCS系統 (3)工業PC機市場 (4)現場總線控制系統市場 (5)工業儀器儀表 (6)RTU (7)工業軟件 2、自動化方案設計商 2-1、行業自動化方案設計院 2-2、綜合自動化方案設計院 3、自動化系統集成商 3-1、工廠自動化系統集成 3-2、工業成套設備自動化系統集成 3-3、系統集成商 (1)綜合自動化系統集成商 (2)行業自動化系統集成商 3-4、自動化工程提供商 四、用戶對自動化產品的選擇因素 第二章 工業自動化市場概況 一、我國工業自動化市場特點 工控及自動化產業涉及電力、電子、計算機、人工智能、通訊、機電等諸多領域,屬綜合學科產業。具備如下特點: 1、產品技術含量高,專業性強, 2、廠商眾多:全球廠商達20萬家。僅變頻器的生產商就達2000余家。 3、競爭激烈,國內工業控制系統產品供應商直接面臨美、日、歐各國公司的競爭,無論IPC、DCS還是PLC,外國公司占統治地位的狀況將長期存在。 4、產品繁多:至今無法形成統一確切的分類標準。業內第一門戶網站;中國自動化學會的唯一門戶網站及合作網站中國工控網目前分類達16個大項,200余個小項,但仍屬提綱挈領。 5、應用廣泛:遍及冶金、石油、化工、紡織、造紙、機械、機床、汽車、航空航天、樓宇、環境工程等所有工業及民用領域。 6、市場巨大:2000年我國工控機市場規模為170~207億元人民幣,如將傳動產品、流體控制產品、傳感器、儀器儀表、自動化軟件產品及樓宇、環保等市場需求的迅速崛起等統計在內,市場規模將遠遠超過這一數字,保守的估計應為1000億元。 從目前中國的工控及自動化市場發展來看,中國擁有世界最大的市場,而中國的工控業發展又相對滯后。傳統工業技術改造、工廠自動化、企業信息化需要大量的工業自動化系統,潛在市場巨大。 7、自動化企業規模太小,有信譽的品牌產品還未形成; 8、自動化企業多數急功近利,沒有投入,人員不穩,不能形成積累; 9、多數自動化企業沒有明顯的核心技術能力,缺乏后勁,國產系統就總體水平與國際著名品牌系統相比還有差距,特別是在應用平臺和開放性方面等; 10、國內自動化系統企業綜合業務能力差,系統產品系列不全等。 二、工業自動化系統市場主體
三、工業自動化系統市場主體簡介 1、自動化硬件、軟件制造商 我國工業自動化與儀器儀表產業的發展,雖然取得了一定的進步,然而與國際先進水平和產業規模相比,還有很大差距。目前基本產品幾乎全部由國外的著名品牌產品壟斷。由于在產品開發等環節上還沒有得到很好的解決,工業自動化系統市場在近若干年仍將由外國產品占主要地位。據了解,世界工業500強中的工業自動化跨國公司都已進入國內市場,在提供產品、技術、服務給國內用戶的過程中,占據了很大的市場份額。 1-1、跨國公司在國內發展簡況 (1)施耐德電氣(中國)投資有限公司自1979年在中國建立第一條超高壓輸電線(500kV),1987年在天津成立第一家合資企業(天津梅蘭日蘭),至今已成為擁有3個辦事處、26個地區辦事處、11個合資企業、3800名員工的大型公司; (2)ABB是電力和自動化技術領域的全球領袖,其中國公司投資額9950萬美元,目前,ABB中國在北京擁有一個獨資控股公司、擁有10家分公司、12個銷售代表處, 25家合資/獨資企業、5200多名員工。 (3)截止至2002年9月底,西門子在華長期投資總額超過6.1億歐元。西門子在全國各地設有40多家公司和26個地區辦事處,為2萬1千多人提供就業機會。2002財年,西門子在華公司中財務合并的公司的銷售總額為36億歐元。 (4)羅克韋爾自動化自1987年在中國成立合資公司以來,其麾下的控制系統部(Control Systems)和動力系統部(Power Systems)兩大業務部門在中國的年銷售額以每年30%的速度增長。羅克韋爾自動化在國內建立了10個銷售辦事處、5個培訓中心、1個研發中心、1個軟件中心和2個生產基地。 (5)橫河電機株式會社于2002年成立獨資的地區性總部----橫河中國, 注冊資本40億日元,經營計劃在2005年實現銷售額250億日元,員工1000人, 2010年實現銷售額1200億日元,市場占有率30%。 (6)迄今為止,GE的所有8個工業產品集團已在中國開展業務。GE在中國擁有9000多名員工,建立了36個包括合資和獨自企業的經營實體,總投資15多億美元。,2003年2月14日,通用電氣(GE)動力系統集團今天宣布收購中國一家領先的水力發電設備制造商-克瓦納杭州電氣設備有限公司(克瓦納杭發)的大部分股權。 (7)早在1935年,Honeywell在上海設立了第一個經銷商,開展中國業務,至今已成為擁有五個注冊公司的獨資企業,雇員一千多名。1996年,Honeywell的中國樓宇自控部、天津工業自控部及天津樓宇自控制造工廠取得ISO9000國際品質管理認證,在中國地區(含香港、臺灣、澳門和蒙古)總銷售額超過一億六千萬美元;1997年在中國又設立了十一個新辦事處。 (8)西屋電氣(中國)投資有限公司成立于1995年,投資額9750萬美元。 1-2、國內企業發展簡況 目前,國內自動化產品制造商主要集中在DCS系統、工業儀器儀表、工業軟件等方面。經過數十年的發展積累,已有一些專業公司產生并具備一定競爭能力。 (1)PLC 由于計算機網絡技術和集成電路的迅速發展,PLC向小型化、微型化和高速化發展。在應用中,PLC可與上位機聯網,也可下掛PLC,組成分布式控制系統。PLC已廣泛應用于冶金、電力、石油、化工、建材、機械、輕工、食品、市政、交通和軍工等行業。 據美國FROST&SULLIVA公司的報告,全球PLC從1993年的39億美元上升到2000年的76億美元,由占工控機市場的46%上升到50%。 專家估計,2000年PLC的國內市場銷售達到15~20萬套,約25~35億元,其中進口占90%左右。上述數據表明:我國PLC市場幾乎被國外產品占領,國內PLC產品的市場占有率不足10%。(以上PLC統計數據包括小型PLC) 據專家估計,國內PLC產品的年增長率為12%,以滿足石油、化工、電力、市政等行業技改的需要,到2005年全國PLC需求量將達到25萬套左右,約人民幣35~45億元。 目前,全世界PLC生產廠家約200家,生產300多個品種。主要的國外生產廠家包括Siemens、Modicon、A-B、OMRON、三菱、GE、富士、日立、光洋等等。據電子部98年調查結果表明,國內應用Siemens產品的用戶占20.8%,Modicon占14%左右,A-B14%左右,OMRON14%占14左右,三菱8.3%,GE6.25%,富士4.2%;其他(日立、光洋等)4%。 國內PLC產品仍以國外產品為主,并以Siemens、Modicon、A-B、OMRON、三菱、GE的產品為主。 (2)DCS系統 我國國產DCS的攻關工作起步較早,基礎的引進和吸收工作從20世紀70年代中期開始。80年代初期就開始了技術攻關工作。在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世界著名的DCS廠家基本上在中國都成立了合資公司或分支機構,開始了大規模的市場瓜分工作并在90年代初基本完成。當時,我國主要行業如電力、石化、建材和冶金等合作的DCS基本全部進口。 DCS主要生產廠家集中在美、日、德等國。如美國HONEYWELL的TDC3000\MICRO TDC3000,TDC3000X等;FOXBORO的I/AS;WESTING HOUSE的WDPF;WAILEY的NETWORK90、INFI90;日本橫河的CENTUM、CS;YEWPACK的MARK II;德國SIEMENS的TELEPERM;ABB公司的MOD300、SIPAOS200等等。 從90年代初我國開始形成了幾家以自主研制為主的DCS專業化公司,如北京的和利時公司和航天測控公司,杭州的浙大中控公司和威盛公司以及上海的新華公司等。這些公司不僅占據了一定的市場份額,積累了發展的資本和技術,同時使得國外引進的系統價格也大幅度下降,為我國自動化推廣事業作出了貢獻。例如,上海新華公司和北京和利時公司的產品在大型火電機組控制系統方面基本取代了進口系統,在推廣多套20萬千瓦火電機組控制系統的基礎上,正在努力進入30萬千瓦和60萬千瓦火電機組控制系統。 (3)工業PC機 據美國FROST&SULLIVA公司的報告,全球工業PC機市場銷售額從1997年的10.2億美元上升到13.7億美元。國外的生產廠家主要由臺灣研華、美國INTEL、IBM、SIEMENS等等。 國內的主要生產廠家有研祥智能、北京康拓工業電腦公司、北京化院自動化系統公司、北京工控計算機廠、北京宏拓工控、北京長城工控、北工大、北大方正、上??堤┛穗娮蛹夹g公司、華北工控、和利時自動化工程公司、中國航天工業總公司驪山公司等等。 據電子部98年調查表明:我國工業PC機市場以海外產品如臺灣研華、美國INTEL為主,但國內產品也占有一定的市場份額。 (4)現場總線控制系統 現場總線控制技術給控制系統體系結構帶來一場革命,將有FCS代替傳統的DCS。國家在“九五”期間為了加快現場總線技術在我國的發展,支持成立了“中國機電一體化技術應用協會現場總線專業委員會”和“中國儀器儀表協會現場總線專業委員會”以推進行業工作,同時在重慶、西安、上海三大生產基地進行技術改造,重點放在智能化儀表和現場總線技術的開發和工程化上,補充和完善工藝設備、開發裝置和測試裝置、建立智能化儀表和開發自動化系統的生產基地,形成適度規模經濟。集中力量聯合攻關解決基礎產品和基型產品等50個品種和必要的支撐軟件的開發。重點開發壓力、差壓變送器系列、溫度變送器系列、流量儀表系列、執行器和閥門定位器系列等100個以上的品種。北京康拓科技開發總公司采用兼有<
投訴建議

提交

查看更多評論
其他資訊

查看更多

基于Modbus的智能工業控制器監控系統的設計

不要忽略PC總線技術的發展

基于PLC的電梯高精度位置控制的實現

藍牙工業現場總線應用模型

一種基于PID神經網絡的解耦控制方法的研究 /